第十四章(3 / 4)
56
194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做出历史性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东北工作。鉴于这个决定,迅速派2万干部和10万主力部队,进驻东北。
1945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正式确认和决定,挺进东北地区的八路军、新四军统称东北人民自治军,并在沈阳成立自治军总部,总司令为林彪。
而自治军总部鉴于10月25日由中共、国民党、美国和苏联三国四方组成的遣返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遣返日侨的会议精神,即将所有在华日侨一律有组织地遣返回日本。中国政府负责陆路向港口集中和输送;美国组织船只担任海上运输;苏联负责遣返大连旅顺地区的日侨。根据中共中央的意见,把高铁林领导的抗联游击队改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独立团,主要负责遣返日侨俘工作。部队将进行大幅度扩充,高铁林任代理团长兼政委;马震海任独立团三营营长;姚长青任三营教导员;亚美任独立团日语翻译和卫生员。他们很快轻车熟路地展开新一轮的遣返工作。
这时,时令已近寒冬,方正县城里城外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
大召威弘坐在寒冷的窝棚里犯愁了,他对来看望他并给他带来几个玉米饽饽的亚美说:“亚美,哥哥有件事……”
“什么事?”亚美问。
大召威弘很不仗义地说:“你……你每天都能看见高长官吗?”
“是的,我每天都看见他。”
大召威弘翻来覆去地看着手中的玉米饽饽说:“那你能不能……跟他说一下,你知道这里的日本人早就没粮食吃了,没有粮食就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熬不过这个冬天就无法回日本。现在只有他能救我们,亚美,哥哥求你帮帮忙……好吗?”
大召亚美为难地说:“可他们的粮食也不多,许多战士也在挨饿……粮食都掌握在苏联人手里。”
大召威弘说:“那就请他去跟苏联人说说,要点儿粮食。我知道苏联人在火车站和码头上堆满了粮食,只有他才能跟苏联人说上话。”
亚美看着可怜兮兮的哥嫂,说:“好吧,我去试试。”
大召威弘的眉头舒展开了,说:“谢谢,我替这里所有的日本人谢谢你了。”
亚美踏着积雪往回走,咯吱咯吱地响。哥哥那客气的语气和哀求的神情让她不安,仿佛她已不再是日本人,那背后的疏离之感让她心痛。她更不忍心看着那么多的日本人即将被饿死、冻死。可自己的话在高铁林心中究竟有多大分量,她心里也没底。她知道高铁林对自己有好感,甚至是喜欢,但这些能抵消他心中的仇恨吗?她看得出高铁林心中的仇恨,还有那仇恨背后的杀机,她看得出高铁林的善良与大度。但她更看得出这个中国男人用百倍的努力来平衡这些复杂的心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理智能战胜他的情感,这也是她喜欢待在这个中国男人身边的主要原因。
她犹豫了,心里七上八下地不安。她没有回到独立团指挥部,而是沿着一条小路,向一个山沟走去。这雪后的景色让她想到了家乡,想家的滋味让她阵阵心酸。其实这时天已经不早了。
高铁林和姚长青、马震海从城里办事回来,一路上一句话也没有。他是被一辆辆装满粮食的苏军军车搅乱了,他想到了这些日本难民的吃饭问题,可这些粮食都在苏军手上,不经他们许可谁也拿不出一粒。眼下又是冬天,如果再没有粮食,有几个人能熬得过去?
高铁林盘算着这个问题,默默不语地踩着积雪,“咯吱咯吱”地响。快到指挥部时,他猛然看见一个人影向山沟走去,当看清那是亚美时,他停住了脚步。“黄秋实……”黄秋实一愣:“到!”高铁林又犹豫一下,说:“还是我自己去吧……那个人是亚美。她一个人到那里干什么,天已不早了。”
高铁林径直向山沟走去,小魏、黄秋实想跟过去,被姚长青制止了。他们几个看了看高铁林的背影,向指挥部走去。
“亚美,你干什么去?”快追上亚美时,高铁林喊道。
亚美听见是高铁林的声音,顿时惊喜万分。想着他他就来了,好像是上帝的安排,看来粮食的问题能解决了,“没事,我只是随便走走。”亚美爽快地说。
当他们站在一起的时候,高铁林说:“赶紧回吧,天不早了,这里还有野牲口。”正在亚美想说什么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婴儿的哭声隐隐传来。他们都愣住了,在这无人居住的野外,怎么会有婴儿的哭声呢?亚美注意到哭声是从一个雪窟窿里传出来的,便踩着厚厚的积雪走过去。
“在那儿!”亚美惊叫一声。高铁林也走过去。他们扒开积雪,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婴儿偎在母亲怀里大声哭着。更令人吃惊的是,母亲一丝不挂,把身上的最后一件衣物都裹在孩子身上,她已经被活活冻死了。亚美看出那是个日本人,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她准是带着孩子避难时,被大雪困在了山沟里,怕孩子冻死,就把自己所有的衣服都给了孩子。”高铁林被这女人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所感动,说:“母亲死了,她的孩子却活下来了。”亚美抱起不住哭泣的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想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那个已经冻得发抖的小生命。就在这时,一块冻得邦邦硬的玉米饼子掉在地上,埋进了雪窝里。高铁林低头把它捡起来,拿在手中反复地看着:“这是孩子的母亲至死都舍不得吃的……”听见高铁林这么一说,亚美把头埋在孩子的怀里就“呜呜”地哭起来,然后她扑通跪倒在高铁林的面前,高铁林吓了一跳:“亚美……你这是干啥?”亚美哭诉道:“求求你……救救那些日本人吧。没有粮食,他们就熬不过这个冬天,他们全都得饿死、冻死……求求你政委,帮帮他们吧。”高铁林急忙将亚美拽起来,他也转了眼窝:“不要这样亚美,你救过我的命……我受不起这个。”然后他脱下自己的大衣,盖在那个赤身裸体的女人身上:“天太冷,你不能光着身子上路,你放心走吧。我发誓,只要有我高铁林吃的,就有你们吃的;只要有我高铁林穿的,就有你们穿的。”
亚美抚摩高铁林的肩头,又哭了一阵子,他们才抱着孩子往回走。因为独立团现在的工作太忙,他们把这个孩子直接安顿到东大屯的难民那里,并一再嘱咐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个可怜的孩子。
很快,独立团就做出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为日本难民筹粮。由马震海、姚长青具体负责统计日本难民的缺粮情况。高铁林则以私人关系,以曾经并肩作战并给予苏联军队以巨大帮助为由,走进了苏军上校沙布洛夫的办公室。
他直接切入主题说:“沙布洛夫上校,在方正县城一带至少滞留5万多等待遣返的日本难民。这些人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吃的,如果这个问题再不解决,恐怕将有大批难民熬不过这个冬天,尤其老人和孩子。粮食,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粮食。”
沙布洛夫上校说:“你就是因为这个来找我?”
“是的,希望你能下令给这些陷入绝境的日本难民拨一点点粮食。”
沙布洛夫上校显得很为难:“很抱歉,高先生,我无法满足你的要求。我奉命把粮食控制起来,除了为驻扎在北满的苏军提供供给外,还要保证数十万日军战俘的吃饭问题。当然,我也奉命将一些粮食运回国内……我们的人民也需要粮食。我们不能让他们在战争结束后而死于饥饿,那些跑到中国来的日本平民,应当由中国当局去处理,与我的使命无关。”
高铁林说:“沙布洛夫上校,我今天不想跟你谈义务与使命,说实际点儿,只求您能拨一点点粮食,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返回顶部↑
194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做出历史性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东北工作。鉴于这个决定,迅速派2万干部和10万主力部队,进驻东北。
1945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正式确认和决定,挺进东北地区的八路军、新四军统称东北人民自治军,并在沈阳成立自治军总部,总司令为林彪。
而自治军总部鉴于10月25日由中共、国民党、美国和苏联三国四方组成的遣返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遣返日侨的会议精神,即将所有在华日侨一律有组织地遣返回日本。中国政府负责陆路向港口集中和输送;美国组织船只担任海上运输;苏联负责遣返大连旅顺地区的日侨。根据中共中央的意见,把高铁林领导的抗联游击队改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独立团,主要负责遣返日侨俘工作。部队将进行大幅度扩充,高铁林任代理团长兼政委;马震海任独立团三营营长;姚长青任三营教导员;亚美任独立团日语翻译和卫生员。他们很快轻车熟路地展开新一轮的遣返工作。
这时,时令已近寒冬,方正县城里城外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
大召威弘坐在寒冷的窝棚里犯愁了,他对来看望他并给他带来几个玉米饽饽的亚美说:“亚美,哥哥有件事……”
“什么事?”亚美问。
大召威弘很不仗义地说:“你……你每天都能看见高长官吗?”
“是的,我每天都看见他。”
大召威弘翻来覆去地看着手中的玉米饽饽说:“那你能不能……跟他说一下,你知道这里的日本人早就没粮食吃了,没有粮食就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熬不过这个冬天就无法回日本。现在只有他能救我们,亚美,哥哥求你帮帮忙……好吗?”
大召亚美为难地说:“可他们的粮食也不多,许多战士也在挨饿……粮食都掌握在苏联人手里。”
大召威弘说:“那就请他去跟苏联人说说,要点儿粮食。我知道苏联人在火车站和码头上堆满了粮食,只有他才能跟苏联人说上话。”
亚美看着可怜兮兮的哥嫂,说:“好吧,我去试试。”
大召威弘的眉头舒展开了,说:“谢谢,我替这里所有的日本人谢谢你了。”
亚美踏着积雪往回走,咯吱咯吱地响。哥哥那客气的语气和哀求的神情让她不安,仿佛她已不再是日本人,那背后的疏离之感让她心痛。她更不忍心看着那么多的日本人即将被饿死、冻死。可自己的话在高铁林心中究竟有多大分量,她心里也没底。她知道高铁林对自己有好感,甚至是喜欢,但这些能抵消他心中的仇恨吗?她看得出高铁林心中的仇恨,还有那仇恨背后的杀机,她看得出高铁林的善良与大度。但她更看得出这个中国男人用百倍的努力来平衡这些复杂的心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理智能战胜他的情感,这也是她喜欢待在这个中国男人身边的主要原因。
她犹豫了,心里七上八下地不安。她没有回到独立团指挥部,而是沿着一条小路,向一个山沟走去。这雪后的景色让她想到了家乡,想家的滋味让她阵阵心酸。其实这时天已经不早了。
高铁林和姚长青、马震海从城里办事回来,一路上一句话也没有。他是被一辆辆装满粮食的苏军军车搅乱了,他想到了这些日本难民的吃饭问题,可这些粮食都在苏军手上,不经他们许可谁也拿不出一粒。眼下又是冬天,如果再没有粮食,有几个人能熬得过去?
高铁林盘算着这个问题,默默不语地踩着积雪,“咯吱咯吱”地响。快到指挥部时,他猛然看见一个人影向山沟走去,当看清那是亚美时,他停住了脚步。“黄秋实……”黄秋实一愣:“到!”高铁林又犹豫一下,说:“还是我自己去吧……那个人是亚美。她一个人到那里干什么,天已不早了。”
高铁林径直向山沟走去,小魏、黄秋实想跟过去,被姚长青制止了。他们几个看了看高铁林的背影,向指挥部走去。
“亚美,你干什么去?”快追上亚美时,高铁林喊道。
亚美听见是高铁林的声音,顿时惊喜万分。想着他他就来了,好像是上帝的安排,看来粮食的问题能解决了,“没事,我只是随便走走。”亚美爽快地说。
当他们站在一起的时候,高铁林说:“赶紧回吧,天不早了,这里还有野牲口。”正在亚美想说什么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婴儿的哭声隐隐传来。他们都愣住了,在这无人居住的野外,怎么会有婴儿的哭声呢?亚美注意到哭声是从一个雪窟窿里传出来的,便踩着厚厚的积雪走过去。
“在那儿!”亚美惊叫一声。高铁林也走过去。他们扒开积雪,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婴儿偎在母亲怀里大声哭着。更令人吃惊的是,母亲一丝不挂,把身上的最后一件衣物都裹在孩子身上,她已经被活活冻死了。亚美看出那是个日本人,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她准是带着孩子避难时,被大雪困在了山沟里,怕孩子冻死,就把自己所有的衣服都给了孩子。”高铁林被这女人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所感动,说:“母亲死了,她的孩子却活下来了。”亚美抱起不住哭泣的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想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那个已经冻得发抖的小生命。就在这时,一块冻得邦邦硬的玉米饼子掉在地上,埋进了雪窝里。高铁林低头把它捡起来,拿在手中反复地看着:“这是孩子的母亲至死都舍不得吃的……”听见高铁林这么一说,亚美把头埋在孩子的怀里就“呜呜”地哭起来,然后她扑通跪倒在高铁林的面前,高铁林吓了一跳:“亚美……你这是干啥?”亚美哭诉道:“求求你……救救那些日本人吧。没有粮食,他们就熬不过这个冬天,他们全都得饿死、冻死……求求你政委,帮帮他们吧。”高铁林急忙将亚美拽起来,他也转了眼窝:“不要这样亚美,你救过我的命……我受不起这个。”然后他脱下自己的大衣,盖在那个赤身裸体的女人身上:“天太冷,你不能光着身子上路,你放心走吧。我发誓,只要有我高铁林吃的,就有你们吃的;只要有我高铁林穿的,就有你们穿的。”
亚美抚摩高铁林的肩头,又哭了一阵子,他们才抱着孩子往回走。因为独立团现在的工作太忙,他们把这个孩子直接安顿到东大屯的难民那里,并一再嘱咐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个可怜的孩子。
很快,独立团就做出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为日本难民筹粮。由马震海、姚长青具体负责统计日本难民的缺粮情况。高铁林则以私人关系,以曾经并肩作战并给予苏联军队以巨大帮助为由,走进了苏军上校沙布洛夫的办公室。
他直接切入主题说:“沙布洛夫上校,在方正县城一带至少滞留5万多等待遣返的日本难民。这些人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吃的,如果这个问题再不解决,恐怕将有大批难民熬不过这个冬天,尤其老人和孩子。粮食,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粮食。”
沙布洛夫上校说:“你就是因为这个来找我?”
“是的,希望你能下令给这些陷入绝境的日本难民拨一点点粮食。”
沙布洛夫上校显得很为难:“很抱歉,高先生,我无法满足你的要求。我奉命把粮食控制起来,除了为驻扎在北满的苏军提供供给外,还要保证数十万日军战俘的吃饭问题。当然,我也奉命将一些粮食运回国内……我们的人民也需要粮食。我们不能让他们在战争结束后而死于饥饿,那些跑到中国来的日本平民,应当由中国当局去处理,与我的使命无关。”
高铁林说:“沙布洛夫上校,我今天不想跟你谈义务与使命,说实际点儿,只求您能拨一点点粮食,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