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霜天渔火(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楼荻飞劝沈瑄去找洞庭宗现任掌门吴剑知的话,与当年玄武湖畔那个“王师兄”的留言不谋而合。沈瑄想想无事,就北上向洞庭湖去,意欲寻访舅父吴剑知。但此番重入三醉宫,究竟前途如何,心中还是忐忑不安。他幼时对吴剑知的印象很淡薄,依稀记得是个严肃方正的人,对自己还算亲厚。一路上留心一些江湖传言,也都说吴剑知是个好人。
  沈瑄终于到了洞庭湖的南边,又看见了那久违的浩浩荡荡。他雇了一条船,想从水路北上,到洞庭湖北边的君山去。天气渐渐燥热起来,船家不耐烈日荼毒,说定了晚间再开船出发,就把船靠到岸边,自己先歇息去了。
  这时,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原来是邻船的船舱里钻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那女孩眉目娟秀,一身青衣,举止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孩子。她向四周张望了一回,看见了沈瑄,一双滴溜溜的眼睛细细地打量着他。沈瑄只好向她一笑。那女孩也不理他,自顾上岸去了。沈瑄忽然想起,她这船在边上停了大半日了,船上悄无声息,好像连人也没有,十分古怪。不一会儿,那青衣女孩拎着一个蒲包急急回来,钻入船舱。却听见道:“娘子,我买了些甜糕,快趁热吃吧。”
  另一个声音低低地嗯了一下。虽然只一个字,却已听出船中小娘子音色极美。又听见她道:“青梅,这一路辛苦你了。”声音清脆有如一串琴弦拨动。
  青梅道:“说什么呢,原该我服侍娘子的。娘子你可千万不能够抛头露面呀。”
  沈瑄觉得稀奇,这两人语气分明是一主一婢。只听青梅又道:“娘子你放心,刚才我看过了,外头没有可疑的人。隔壁船上是一个书生,不相干的。渔网帮应该甩掉了。今晚好好睡吧。”
  那位小娘子道:“阿耶和阿兄的人呢?”
  青梅道:“那更是一个也没看见,他们追不上我们啦。”
  两人遂不再说话。
  那天夜里月亮早早地落下了山,沈瑄正睡得香甜,忽然笃的一声,把他吵醒了,却是从邻船上发出。他侧耳听着,过了一会儿,又是笃笃两声。
  “不好, 有人凿船!”
  沈瑄翻身起来,滑入水中,向邻船潜游过去,果然看见一个黑影悬在船底下。沈瑄虽然武技平平,水下的功夫却极好。水下使不了剑,他抄了一把匕首,悄无声息地漂到那人背后。那人毫无知觉。沈瑄对准他的后颈将匕首插了进去,直穿脖颈。那人低吼一声,就沉了下去。这时另一条黑影从沈瑄身后直扑过来。沈瑄只作不知,待他双手要扼住自己咽喉时,反手一扎,匕首刺向那人中胸,顿时又结果了一个。却见对方另一个人远远逃走了。沈瑄看见船底已经哗哗地漏水了,赶快爬上船去,冲进船舱内拉了一个人出来:“快走!”
  拉出的是青衣女孩青梅,她哭喊着:“坏蛋,我跟你拼了!”就朝沈瑄胸口撞过来。
  沈瑄急道:“船都快沉了,别闹了!”正甩不开青梅,却看见船已将入水,一个戴着面幕斗笠的乌衣女郎立在甲板上摇摇欲坠。
  那女郎呼道:“青梅,告诉阿耶给我报仇!”旋即跳到水里。沈瑄一怔,用力一挥,把青梅抛到自己船上,赶快下水救人。好在他动作快,一会儿就把女郎接住。
  刚浮出水,忽见水面上一下子红光灼灼,灯火通明。十几只大大小小的渔船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船上点着红纸灯笼,上书大大的“网”字。红光下立着一队一队渔人打扮的汉子,手持钢叉,杀气腾腾。
  最大的一只船上,一个光头赤脚、项戴钢圈的家伙大声喝道:“这是哪一路上的朋友,来搅我们渔网帮的大事?先把万儿留下来。”
  沈瑄看见招来这么些人,不免有些后悔,还不知道人家闹的怎么回事、谁是谁非,就先伤了两条人命。看来不能善罢,只得道:“无名之辈,说了你也不知道。”
  不料那头儿听他如此说,反以为是高人,一时不敢造次,道:“这妖女为祸一方,我渔网帮捉了她意欲为民除害,你不要管闲事!”
  “你胡说八道!”青梅尖叫道。
  沈瑄听见“妖女”二字,朝那女郎看了看,见她面幕遮脸,犹自昏迷着,一袭黑色长裙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忽然觉得这情形似曾相识,不由得心中叹息。他扶起女郎往背心一拍,女郎就吐出一口水醒了过来。沈瑄把匕首抛给她,站起来对那头领道:“只要我在,不容你们伤害这两位娘子!”
  那十来艘渔船呼啦啦地围了上来,一个精壮汉子跳到沈瑄面前:“领教!”
  沈瑄见他的渔叉上套着七个金环,而一般喽啰的渔叉上只有一两个,料想是帮中强手,只好小心行事。他抽出长剑,亮了一个“落霞孤鹜”的剑式,却是洞庭剑法的起式之一。那汉子愣了愣,哼了一声,横叉而上。沈瑄此时修习洞庭剑法已有时日,又得蒋灵骞和王师兄的指点,对付一般江湖汉子已然不在话下。可是渔网帮虽然是一个草莽帮派,这汉子也并不是容易相与之辈。拆了几招下来,沈瑄渐落下风。但他心思机敏,已看出对方其实并未胜过自己多少,只是好像对洞庭剑法很熟,一招一式都懂得如何拆解闪避——必定是因为这里离君山不远,洞庭剑法他们平日里见也见得多了。这样想着,沈瑄脚下就轻快起来,手腕忽地一转,把汉子的渔叉带得几乎脱手,七个金环丁零当啷直响。那汉子一惊,这一招从未见过。原来却是天台宗的梦游剑法,其中一招“水澹澹兮生烟”。沈瑄见状,索性用天台剑法与他打起来。那汉子的鱼叉究竟太过直来直去,对这从未见过的灵巧诡异的剑术显得毫无办法。沈瑄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一剑一剑地向他门面逼去,那汉子退避不及掉到了水里。
  沈瑄轻轻一闪纵到船头,正要乘胜追击,青梅却在后面大喊:“快来救我娘子!”
  回头一看,两个打手已然上船围住了乌衣女郎。那小娘子两手握住匕首,向来人砍去。青梅抱着一人的腰狠命往后拽。以这两个女子的架势看来,竟似从来没有练过武技的。沈瑄有点诧异,飞身过去,一脚把一个打手踢进了水里,又一剑砍倒了另外一个,拉过两个女孩儿来,打算带着她们先走为上。
  只是四周被对方围得像铁桶一样,从哪里出去呢?
  这时大船上的头领挥着渔叉往这边跳了过来,渔叉上九只金环震得哗啦啦响。。沈瑄灵机一动,一手拎起一个女孩,猛一提气,竟然冲着那头领飞了过去。这一招甚是奏效。那头领此时兀自在空中,他本来轻功平平,无法凌空转身相赶,沈瑄又飞得比他头顶还高出几尺,拦也拦不住,只得落在船上再转身追去。不过沈瑄也是行险,他提了两个人在手里,功力大减,倘若飞得稍微不够高,就被渔叉刺死了。所以这一跃竟是尽了平生力气。那些小喽啰们这才反应过来,却看见沈瑄落地之处是一片水面,又欢呼起来。
  沈瑄只得再一提气,竟然轻轻地踩在水面上没有下沉,于是定住气息,踏着水面往前奔去。他本来没有练到水上漂的“玉燕功”,只能做陆上的“踏莎行”。也是他内功很好,这时情急之下,把“踏莎行”深化为“玉燕功”,提着两个人竟还作起了蜻蜓点水之舞。渔网帮的人不免被这轻功吓呆了,等到想起追赶时,沈瑄已经跑远。
  到了陆上,脚下“踏莎”不停,隐隐听见有人喊站住,更是快马加鞭,直把两个女孩带出一百多里地,才在一片林子里停下。乌衣女郎整整面幕,就要拜谢沈瑄,青梅也跟着拜下。沈瑄连忙止住,询问二女的姓氏乡籍。乌衣女郎却道:“我们私自出行,来历不便对人说。郎君救命大恩难报。只是郎君虽侥幸带我们逃出,却总归不是渔网帮帮主的对手。我们不敢拖累你。”
  沈瑄想,这女郎竟也能看出我武技平平,却像是个有见识的,笑道:“不是在激我吧?某虽不才,但既然已经揽下了这桩事,怎好把你们半路丢下?娘子要去哪里,我送你们一程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