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疲劳战术,暗中侦查(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提尔皮茨说道:“我突然想起曾经听过中华帝国海军航母飞行员的作训原则,他们会把舰载机分作三个中队,并不是一起出动,似乎每次只投入一个中队升空作战,令一个中队在甲板待命,剩下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在维护,飞行员处于休息状态。”
  “这是三班倒原则?”
  施里分似乎突然明白了,加入中华帝国空军是三班倒原则,那么就可以实现不间断的持续攻击了。
  问题是,德军战斗机的质量和数量都处于弱势,每次都必须全部升空迎战才行。
  这样的话,中华帝国空军飞行员至少还有轮班休息的时间,而德军飞行员则根本没有休息时间。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双翼战斗机可没有类似汽车的自动挡,整个飞机的速度、高度、平衡性全靠飞行员的手腕和胳膊力量在维持着,一场空战下来,飞行员是非常累的,因为他的手必须始终用力控制着战斗机,一旦放手,战斗机就会打转失去平衡,这就是早期螺旋桨战斗机的最大弊端,尤其在高度紧绷的战斗期间,加剧了飞行员的疲劳。
  而德军飞行员不断的起飞降落,屁股没有坐稳时,再次响起警报,不得不托着疲劳的身板继续驾驶战斗机起飞升空作战。
  “该死的,这是疲劳战术!”
  施里分大惊道,终于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之前的喜悦瞬间一扫而空。
  一名作战参谋立即提议道:“应对疲劳战术,我们只能把杜伯曼堡航空联队和班加航空联队全调过来了,这样刚好可以实现三班倒,战斗值班规模保持在两百架战斗机规模。”
  也有作战参谋提出反对意见:“可是这样一来,杜伯曼堡方向和班加方向岂不是缺少战斗机保护了,万一遭到空袭怎么办?要知道中华帝国空军的轰炸机群还没有出现?”
  就在这时,提尔皮茨刚才派人去调查坠毁的中华帝国空军战斗机人员回来报告,将相机和地图交给了提尔皮茨。
  提尔皮茨一看立即就明白了,然后转交给施里分,同时说道:“中华帝国军战斗机的目的除了疲劳战术之外,还有利用空袭的战斗机悄悄试探我军防空火炮阵地的位置。”
  “真是狡猾的敌人!这反而证明了他们的主攻方向摆在了蒙罗维亚要塞!”施里分想了想,终于做出了决定。
  既然杜伯曼堡方向不太可能是中华帝国军的主攻方向,班加又是后方,暂时也没有有价值的目标值得中华帝国空军大规模空袭,反而是蒙罗维亚是德军重兵云集的中心,有可能遭遇大规模空袭,因此将其他两地的德军战斗机调过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