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3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太宗居然不是朱允炊?
  所有藩王大惊失色,纷纷侧目,想找到谁是“明太宗”。
  朱棣也惊疑不定,左看右看,总觉得兄弟们如今变得很陌生,好小子,哪个浓眉大眼的背叛了大哥的儿子?
  他一定不轻饶!
  第80章 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自从天幕说出:"明太宗也是藩王继位"之后,老朱家的人都惊疑不定。
  电光石火之间,众人顺着自己内心的猜测,看向自己最怀疑的对象。
  朱元璋分封了二十多个朱家藩王,除了九大边塞藩王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太平藩王。
  这九大塞王之中有两位最引人注目。一是燕王朱棣,二是宁王朱权。
  燕王朱棣从小就跟着朱元璋打仗,骁勇善战,名声赫赫。如今被封在北平,抵御异族,手下有兵有粮。
  除此之外,还有宁王朱权。朱权十几岁就领着几万大兵在北边打仗,把几个部落打得妥妥帖。更重要的是,他手上有大明最能打的军队之一———朵颜三卫。
  朝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朱元璋将这两位骁勇善战的儿子封在最重要的边境,相当于把大明的生命线交给了他们。
  这两位藩王造反的话,成功概率应该是最大的。
  于是,一半人看向了朱棣,另一半的人看向了朱权。
  他们的眼神饱含震惊、疑惑、好奇之情。
  宁王被一群留着大胡子的哥哥望着,一时间接受不能,差点儿被酒呛着:"你们看我做什么,不会以为我要造反吧?父皇,我对太孙的忠诚,天地可鉴啊!"
  朱棣心里打起了鼓,对于宁王的解释,一个字都不信。小十七打小就聪明,不像是朱家的种。聪明人心思多,而且有兵有粮,造反太容易了。
  朱棣拍了拍宁王的肩膀,一阵唏嘘:"我看你死后怎么去见大哥!"
  有朱棣带头,其他王爷都面色愤慨。
  宁王欲哭无泪,他没有造反的想法呀,至少现在真的没有!
  他为了洗清身上的嫌疑,连忙看向朱允炊,改用亲切的称呼,像普通叔叔一样说道:"大侄子,你出生的时候我还抱过你呢,你可不能冤枉了你叔父啊。大哥对我们多好,我们到今天都忘不了,我怎么可能丧良心去造你的反呢!”
  不管朱允炊心里怎么想,面上还是和和气气:"叔父别急,且再听听天幕怎么说。"
  他的目光扫过所有的王爷,论成功率,宁王造反成功率
  最高,但其他王爷就没可能成功了吗?
  比如燕王朱棣。
  气氛变得剑拔弩张,唯有角落冷清寂寥。
  晋王朱桐望着杯中美酒,整个人发呆,左右环顾,有人怀疑宁王造反,有人怀疑燕王造反,偏偏他这个王爷无人问津。
  明明他的藩地太原很富庶,势力很大,怎么大家都忽略了他,他就这么没有排面吗?
  他真的很想享受一下宁王被怀疑的待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