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 第3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事,”陆忠不怎么在意道,“之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你直接问我就行,不用客气。”
  “哦,对,”他突然想起来还没问叶未歇的个人情况,就一边端起茶杯喝茶一边道,“还没问你呢,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
  如果专业对口,学起来应该很快。
  叶未歇道:“我还没有毕业,现在是f大编辑专业的大一学生。”
  “噗——”陆忠一口茶全喷了出来,他惊讶的看着叶未歇,“你才大一?”
  “是。”
  陆忠:“……”
  人比人,是真的会气死人的。
  惊讶过后,陆忠先带叶未歇去认识了一下杂志社的其他员工。
  杂志社一共四位编辑,除了陆忠外,另外三位分别是孙兴华、赵长虹和李婉秋,而其中孙兴华和李婉秋还兼职记者的工作。
  另外还有校对何莲、财务洪丽和发行农国超。
  剩下两位则是打扫卫生的阿姨七婶,和门卫刘大爷。
  大概是杂志社很久没来过新人,大家见到叶未歇后都很欢迎,态度也热情,让叶未歇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来问他们。
  他们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此和谐的气氛让叶未歇差点忘了西雅杂志社马上要停刊的事情。
  认识完人后,陆忠又找了一叠资料出来给他,“今天下午是我们这个月的选题会,你可以先看看我们往期的会议内容和大致流程,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
  “好的,谢谢。”
  叶未歇很快翻看起来。
  当初了解西雅情况时,他已经把近两年的杂志过了一遍,但因为时间紧急,所以只是囹圄的看了一遍,具体的主题也只是看了个大概。
  现在一边看会议记录一边翻着对应的杂志,对杂志当时的主旨倒是清晰明了了不少。
  而且细看之下也发现了一些细微之处,比如西雅的每一期杂志都含有不同深意。
  就拿上一个月的来说,表面上看,各篇文章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但通读下来就会发现文章的内核是有共通之处的。
  因为每一篇文章的最终落点,都是落在了同一点上。
  但缺点也非常的明显。
  杂志每一期的文章的立意和文笔都不错,单独拎出一篇来都能当范文。但问题是,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喜欢看这样说教式的文章。
  而因为国情的原因,现在国内的杂志消费群体基本上都是以年轻人为主。
  无形中,杂志和消费群体间就产生了隔阂。
  加上西雅杂志又不像是科学期刊一样有固定的读者群体,那销量不低才怪。
  所以如果西雅杂志想要继续办下去,迎合受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必然的,不然杂志社根本生存不下去。
  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就意味着杂志的最初办刊宗旨要改变,或者说完全替代也不为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