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膳手札 第2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反正馋得两人手上的活计也不干的,眼巴巴等着那芋头扣肉蒸熟。
  待到一蒸熟,木盖一掀,香全跑出来时,大伙就齐刷刷看过去,扣肉金黄,芋头陷在汤汁里,完全熟透了。
  大伙也不用别的配菜,一人一碗麦饭,搭两片芋头和扣肉,浇点汤汁,也不用找个地坐,站着或靠在墙上。
  芋头蒸到软糯,用筷子弄碎,沾一点到嘴里,就是那油水肉味,连忙扒一口饭,就一点碎末和汤水吃完一碗饭。
  饭见底了,夹的扣肉还没一口没吃,这时再放到嘴里,不全咬,只一小块金黄酥脆的肉能在嘴里溜达个小半刻。
  就连小孩也吃得嘴边冒油,舔吧舔吧干净,都不用擦。
  吃了饭,碗筷也是大家一道帮忙洗刷的。
  晌午后,谢三来拿驴肉汤,吃了一碗酸枣粥,又风风火火去办事了。
  晚上晏桑枝随意煮了锅面,放把菜和蟹油,味道也很不错。
  此时夜色已深,大家寒暄几句便都回家去,深深的院巷里偶尔响起几声犬吠,星子高悬,明日天象晴朗。
  第二日,天还没亮,晏桑枝几人坐上了去药市的牛车。
  作者有话说:
  春燕归,巢于林木——《资治通鉴》,这是里面的一句话,真实的战争描写,特别悲惨。
  芋头扣肉——《中华食疗本草》感谢在2022-06-04 16:17:20~2022-06-06 20:52: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山有明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观音 9瓶;乐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 正式相见
  ◎救人性命◎
  谷庄有一座药王庙,那里的人靠种药材为生,药市便也落在那里。有个多年俗成的规定:早春和早秋各办一次。
  晏桑枝从牛车上下来,麦芽和麦冬挨在她旁边,阿春左右环顾,今日跟着来的,还有个范大,他是来帮忙,也是来闻药气的。
  也不知道谁先传起,每逢药市时到摊上从头走到尾,沾点药气回去,病不久而愈,心里安宁。
  所以来药市的除了药商,还有一大帮信此说法的受众,也不买药,每个铺子溜达过去,看到哪个郎中顺眼,就找他把个脉。
  以至于入口处的锦缎绣花欢门人潮拥挤,上头的四幅神幡在一只只手上蹭了又蹭。
  晏桑枝瞧着这像神坛,不像药市。
  就听范大喘着粗气道,一面还拎紧自己的裤腰带,“这前头是江淮药行领头请人来做傩戏,叫药福会。供奉药王的,这边上的神相都是药王相。里头才是药市。”
  “名堂还挺多。”
  晏桑枝小声说了句,叫麦芽麦冬牵紧自己的手,从人墙里硬生生挤过去,有人抱怨踩着他脚了,有人就叫东西掉了。
  人多得着实热闹。
  里头竖着一根根小旗,红黄绿相交,上头有花纹繁复的神号,高立在那的神坛有人穿黄或黑的法衣,面容肃静,手里拿一个单皮鼓,边敲边跳边念祭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