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膳手札 第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用,照价就好。”
  晏桑枝不喜欢占这种便宜,谁知道后面他有求于什么。
  果不其然,孙行户扯出笑来,“我与小娘子才见过一面,有点戒心也是应当的。只是我今早观小娘子瞧病,不吃方药只食药膳,我觉得有些新奇。”
  晏桑枝静待他的后话,他立马接下去问道:“不知这药膳对吃不下饭可有用?”
  他家有个女儿,才五岁,也不知道是真的受到冷气还是何故。这几日饭竟一点也吃不下,吃下不出三口必吐出来,苦汤药更甭说,闻到味便一副要昏厥的模样。
  才短短三日,就消瘦了不少,急得他近来脾性也越发差。
  “自是有用,你看病?”
  孙行户立马摇摇头,补充道:“我家里小女,她吃不下饭。”
  “多久了?之前可曾发生过何事?”
  晏桑枝询问清楚。
  “三日,大夫说着凉,可汤药根本进不了口,每日都吃不下去东西,闻着味就恶心想吐。”
  她听了后细细琢磨,应当是小儿厌食,才三日不算太重。
  晏桑枝手里挑拣着花椒,对孙行户道:“明日带她过来瞧瞧,不会太难治。”
  “真的?”孙行户有些喜形于色,一时竟控制不住声,稍后敛色说:“我明日一早就带着过来,只要小娘子能医,银钱都好说。今日在我这买的东西全都抹掉一半的价钱。”
  她摇头,声音语重心长,“我们还是各论各的,今日该多少就多少,明日你来看病也是这般。不然这银钱难算,之后我也不好意思过来。”
  虽说她现下确实没有家底,但这些银钱还是出得起的。
  拒绝孙行户后,她自个儿挑拣起来,花椒耐放,买了一小袋。
  铺席里还有莳萝、陈皮、茴香、草果、桂皮等香料,做药膳所需的,晏桑枝都买了一些,要价贵,她不敢多买。
  干姜、生姜、红曲、蒜和粟米、黍米、绿豆以及豆粉、油饼、黄豆、赤豆、荞麦、豆豉等,俱买了一两斤。
  最后算价钱时,听得孙行户报出两贯四钱后,很是心疼。她才赚回来的钱,一下又得掏出去大半,但看到一堆的东西,她觉得至少值了。
  “我给小娘子你送过去。”
  孙行户十分殷勤,这下晏桑枝没有拒绝,光凭她姐弟三个拿,得跑几趟才能拿完。
  跟在串车后面,晏桑枝打量着沿河的渔夫摊子,蛤蜊倒是不少,江淮近水,边上的海域辽阔,海物太多反倒不稀奇,也卖不上价。
  她随意看看,要了一小桶,才十来文。治小儿厌食除了蛤蜊以外,还要芫荽,她带着麦冬和麦芽一路找,才在一个摊子上看到,挑了几根摊主只要了几文钱。
  芫荽本是他国之物,自然要的价贵。
  盐的话,晏桑枝路过盐铺顺手买了,江淮的盐价并不算得贵,此地盐商甚多,外地的盐商也都要从码头过,并不缺盐。
  因此官府出台的盐价每斤为四十文。
  晏桑枝买了两斤,带来的银钱算是彻底只剩了几个铜板。三人左一袋右一袋拎着东西回去。
  也没有碰上什么熟人,一路回了家。孙行户帮忙将东西抬进去,全部堆在灶房里,他匆匆扔下句话便告辞了,说是明日一早就过来。
  麦芽到了此时才惊叹出声,“好多粮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