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巷战(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起巷战,最著名的,就是《黑鹰坠落》的原形了,也就是美军永远的痛——摩-加-迪-沙巷战!”
  苏齐以美军的那一次行动为例子,详细地给大家讲解了巷战的特点。
  “从刚才我说的那些我们可以知道,战斗伊始,美军就出动3辆悍马战斗车和部分队员护送从直升机上摔伤的一名突击队员,后来又分兵救援61号和64号黑鹰直升机的幸存者。
  毋庸置疑,这种关爱战友生命的做法值得提倡,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应审时度势,最重要的一点是实施救援不应影响主要作战任务的完成。
  而且,巷战原本就不适合进行救援,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实施救援很有可能使更多的队员陷入危险,造成恶性循环,行动处置处处陷入被动。战术不活,优势效能难以发挥。
  从武器装备运用上看,美军过分依赖高技术武器却未能很好运用火力优势。第一,美军使用的是uh型黑鹰直升机,这种直升机隐蔽性、攻击性、机动性差,在摩-加-迪-沙狭窄的街巷里只能在低空慢速飞行,成了火箭筒的活靶子;第二,美军使用的是悍马战车,这种战车装甲性能不强,防护能力较差,同时因索-马-里武装在街口层层设置路障,强大机动性能无法发挥,导致在ak系列步枪及火箭筒的轮番攻击下,伤痕累累,不得不提前退出战斗;第三,美军未准备火力支援,仅有为数不多的小鸟攻击型直升机,没有强大的空地火力支援,没有装甲部队掩护,160余名特战队员手中的轻武器在不计其数的索-马-里武装面前,完全处于劣势,最终导致大量伤亡……”
  苏齐侃侃而谈。
  他用美军的例子,把一次巷战应该怎么组织、怎么进行、怎么收尾,一一讲了出来,并且用美军的经验教训,给大家提一个醒,同时也和大家一起探讨,如果是大家去执行相关的巷战任务,应该怎么做。
  苏齐讲完,杨锐说道:“我补充两句!”
  “杨队,你说!”苏齐朝杨锐点了点头。
  “从刚才苏队的讲解中,大家应该了解到巷战跟我们以前经历过的所有战斗都不一样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对巷战拿出一点认识来,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我真的不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任务中出现什么闪失,明白吗?”
  杨锐凝重的眼神一一地从每一个队员身上掠过。
  “明白!”大家急忙大声回答。
  杨锐一直担心大家出现什么意外,那样的话,他就无法向队员们的家里人交代了。
  那种担心的感觉在经历了之前的打海盗后,反而越发强烈了。
  他们之前也打过海盗,但多是散兵游勇,只是把枪一开,就能把人家吓跑,可是之前遇到的那一伙,却不一样,凶狠,残暴,杀人如麻,而且还具备了一定的作战技能,这样的海盗,稍不注意,就会有伤亡。
  连打海盗他都那么担心,所以就更别提巷战了。
  但是听苏齐的意思——他们的巷战,似乎是非打不可了!
  所以杨锐的心,越发揪了起来。
  他其实也不明白苏齐为什么要教大家打巷战,但他明白一点,苏齐绝不会无的放矢,既然她教大家打巷战,那就说明,后面,他们真的可能要打巷战了。
  所以,杨锐的心中越发紧张。
  是以此刻,他又忍不住站了出来,再次提醒大家。
  “苏队,我说完了,你继续!”杨锐说了一番,这才看了看苏齐。
  “好。”苏齐点了点头,继续讲解。
  “在巷战中,我们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拐角侦察。在警匪片中,背贴墙站立式探头动作极具表演性,但在真实环境的巷战场中,这就是属于一种典型的自-杀行为,因为它违反了探头观察的基本原则之——头部的暴露位置不能出现在敌人枪口习惯指向的位置。
  如果正好有一支黑洞的枪口对着拐角警戒,那么像这种要风度不要老命的动作使用者只有被爆头一种下场。
  电影《黑鹰坠落》中两个小队长徒步穿越敌情不明地区前坠机现场,在通过数个街口时,游骑兵士兵们为我们演绎了真实的探头观察动作。
  行进到拐角后背对墙壁单膝下跪,重心调整到拐角的相反方向,这个对重心的调整动作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当今负重普遍超过20公斤的步兵而言,在探身后往往会因为装备重量的势能而将自己直接推出拐角,成为敌火的活靶。”
  苏齐一边讲一边示范。
  看了他的动作演示,大家都暗暗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