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三姨婆(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父老乡亲都觉得永昌宫有异象,不敢靠近,县城来的警察却不信这一套,调了大队人马就过桥去搜宫,结果一上岸就看到地面,”她禁不住嚎啕大哭,“看到地上有好几具腐烂的尸体,死了也有好几天了。警察查了很久,都没发现什么,就列为悬案,从此再也没人去查。”她说罢,不忍抬头,低声哭泣。
  “阿姨,您别担心,”我赶紧劝话,“人死不能复生。”
  老婆婆却挥起手,“孩子,你坐下。”
  我只好找了一张小凳子坐好,她又说,“当时在场的四具尸体,都是五六岁的孩子,但是样子模糊,根本认不清楚谁是谁,我们也只好按着谁高谁低领回去,我孩子平时个儿高,我就领了高一点那个。还好派出所看我们可怜,出钱帮我们办了后事。”
  我又问,“那,您儿子现在葬在哪?”
  婆婆回答,“从湖东西面走三里路,有一家龚姑娘庙,姑娘庙后面有座双枝山,山上一直走就是坟地,我儿子和其他几个葬在半山腰的凉亭附近。”
  “阿姨,”我拉住她的手,粗糙无力,忙说,“您一个人,这些年都过得不好吧。”
  “好不好过,这日子还是得过的,”老婆婆擦擦泪痕,“孩子啊,我看到你这样子,就想到我那儿子,”便问我:“你能不能替我到我儿子坟前去,给他烧些金银衣纸,也好替我告慰告慰他。”
  “这个没问题,”我看她年岁大了,也走不动,只好应承,“您摆好金银衣纸,我等会就去。”
  “等会倒不用,”老婆婆却说,“你应该有电动吧?”
  “对,停在巷口。”
  “要不,明天再去,”老婆婆却说,“现在天气热不好走路,明儿一早天刚亮最好,你啊,留在这里吃个饭,省的吃外面那些,不干净。”
  我礼貌性的婉拒,“这样打搅,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老婆婆却说,“你只要不嫌我煮的难吃就得。”
  “不会不会。”
  她走到衣架那边提了个菜篮子,“你啊,现在这儿看看电视什么的,我出去买猪肉,给你做白菜肉饺子。”
  “阿姨,”我站起来,“我能去祠堂那边看看吗?”
  “行,”老婆婆又说,“你啊,记得认路,别要我这老太婆出去找你。”
  “这个当然。”我点点头。
  走出门,在巷子里走走,脑海里却突然涌现一个女人的身影:臭小子,别走远了。
  我走着巷道,百无聊赖的打发,看到有梅毒包治的小广告,有一些陈年的字眼,还有些发旧的栅栏,一直走到一条小路,感到熟悉,便继续前去。
  见到前边有一个拾级的石阶,慢慢走上,看到又是一座宫庙,对着天公亭,宫庙分三个厢房,都用铁栅栏锁着,最左边是三山国王,中间是玄天上帝,最右边是子孙堂,供奉的神灵都是戏装打扮,木雕的脸庞却栩栩如生,叫人靠近一步赶紧后退两步。
  最右边有个楼梯可上,却大门紧锁,我自然上不得,却脑海里又浮现一些画面:香火不断的信众叩头跪拜,吹烟袅袅,大广场上的孩子嬉戏打闹,还有在天公亭附近搭了一个唱戏的台子,正在演着提线木偶戏,惹得孩子们驻足观看,孩子们争先恐后要占到前边,“道泰,”那边有人喊话,“快来啊,你最爱看的包文正怒斩庞贼。”
  “小伙子,”后面有人叫了一声,把我吓着,才幡然醒过头来,回头一看,是一个白发老者,一身道袍,“你是来问卦还是还神?”
  “都不是,”我解释,“我就是来看一看。”
  “老夫看你印堂发黑,举目不定,”老者掐指,“要不,贫道给你算一卦?”
  “又是这一套,”我直接拒绝,“老子认识两个道士,懂的比你还多。”
  说罢正要离开,“年轻人,”道士挡在前面,“你把八字给我看看,看贫道说得准不准?”
  我见闲来无事,不如听听这神棍如何说,“好吧。”
  他招呼我坐在一个门边一个新建的休息室里,内有空调和茶饮,给我一根毛笔和红纸,我便写:庚午年丙子月戊戌日申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