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杲冬日出(二)(2 / 2)
她心疼他的负累,可她也懂他,所以不会叫他停下了却夙愿的脚步,只能尽力解他病痛,抚他辛劳。
他疼惜她的操劳,可他也知她,所以不会束缚她治病救人,只是竭力护她平安,哄她开心。
这是他们彼此给予对方的一种心灵的呵护,一种生命的温度。
三年后,当诸葛亮再次出征北伐时,太史谯周上奏后主说天象所示奎星犯太白,盛气在北,不利西川;又列举飞鸟投汉水而死,柏树夜哭之凶兆,告诫他天意不可违,不可兴兵伐魏。
想诸葛亮识天象,通阴阳,谯周所见所闻,他又岂能不知?他知天象预警,亦懂卜算之术,可‘克复中原,重兴汉室’夙愿未了,又怎能只因所谓之‘天意’,就畏缩不前,坐以待毙!他信事在人为,他说‘凡事难可逆见’;他信庙胜而后动众,计定而后行师。终究影响他行动的是根根筭棒所呈现出的局势,而非龟背,铜板掷出的未来。
他为再次北伐,三年时间里,白天,积草屯粮,讲阵论武,整治军器,存恤将士。夜晚,梦寐之间,也未尝不设伐魏之策。一旦做足准备,便义无反顾,踏向征途;竭力尽心,鞠躬尽瘁。他一直都是策之而算得失,而非卜之而知成败。正如他上奏主上那样:‘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他心中是国家,胸中有天下,又岂能是谯周口中的天象所能吓退的。落得后人只叹:武侯尽瘁惟忧国,太史知机又论天。
那一次,虽他竭力隐瞒月英朝堂之上他和谯周的一番争论。可此事一出,震动朝野,很快,传得街巷尽知,月英当然是有所耳闻的。可她装作没有听见,依旧为他备足一路所需,配齐所需药物,牵着两个孩子,笑意盈盈送他出征。因为那是他此生心愿,她明白只要夫君一息尚存,就会为此奋斗不息。既然他要出征,她就绝不会让他有后顾之忧。纵然心中有千般不舍,万般忧心,也永远不会阻拦他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年轻时是那样,二十余年后依旧如此。她是他永远的牵挂,但永远不会是羁绊。只是那一次,他们在松开彼此双手的那一刻,不知怎的,是那样的不舍,他紧紧地再拥抱了她一次。 ↑返回顶部↑
他疼惜她的操劳,可他也知她,所以不会束缚她治病救人,只是竭力护她平安,哄她开心。
这是他们彼此给予对方的一种心灵的呵护,一种生命的温度。
三年后,当诸葛亮再次出征北伐时,太史谯周上奏后主说天象所示奎星犯太白,盛气在北,不利西川;又列举飞鸟投汉水而死,柏树夜哭之凶兆,告诫他天意不可违,不可兴兵伐魏。
想诸葛亮识天象,通阴阳,谯周所见所闻,他又岂能不知?他知天象预警,亦懂卜算之术,可‘克复中原,重兴汉室’夙愿未了,又怎能只因所谓之‘天意’,就畏缩不前,坐以待毙!他信事在人为,他说‘凡事难可逆见’;他信庙胜而后动众,计定而后行师。终究影响他行动的是根根筭棒所呈现出的局势,而非龟背,铜板掷出的未来。
他为再次北伐,三年时间里,白天,积草屯粮,讲阵论武,整治军器,存恤将士。夜晚,梦寐之间,也未尝不设伐魏之策。一旦做足准备,便义无反顾,踏向征途;竭力尽心,鞠躬尽瘁。他一直都是策之而算得失,而非卜之而知成败。正如他上奏主上那样:‘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他心中是国家,胸中有天下,又岂能是谯周口中的天象所能吓退的。落得后人只叹:武侯尽瘁惟忧国,太史知机又论天。
那一次,虽他竭力隐瞒月英朝堂之上他和谯周的一番争论。可此事一出,震动朝野,很快,传得街巷尽知,月英当然是有所耳闻的。可她装作没有听见,依旧为他备足一路所需,配齐所需药物,牵着两个孩子,笑意盈盈送他出征。因为那是他此生心愿,她明白只要夫君一息尚存,就会为此奋斗不息。既然他要出征,她就绝不会让他有后顾之忧。纵然心中有千般不舍,万般忧心,也永远不会阻拦他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年轻时是那样,二十余年后依旧如此。她是他永远的牵挂,但永远不会是羁绊。只是那一次,他们在松开彼此双手的那一刻,不知怎的,是那样的不舍,他紧紧地再拥抱了她一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