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嬉笑下庙堂,江湖暗忧君(下)(3 / 3)
“并不是,乃从一高人文章中读到。”
“谁人之文?”
“乃嵇康先生新写的《管蔡论》。”
“先生乃吾家之亲,朕深闻其名,倾慕已久。你是他的学生?”
“学生无缘,未得先生教诲,只是崇敬而已。陛下,可是要召先生为官?”
曹髦轻叹一声,道:“朕自然想请先生入朝,只恐他不愿出山……对了,你是从何处读到此文?”
赵至将事情原委相告。曹髦一拍赵至脑袋,急道:“好个呆子!你那位阿叔便是嵇康!”赵至大梦方醒,忙随曹髦一起来到太学门外石经处,空无一人。自那日后三个月,赵至每日都奉曹髦之命在此等候,可嵇康再也没有出现。曹髦派人到嵇府去请,嵇喜禀报说,嵇康一月前便与曹璺出游,不知向何处去了。
到了第三月最后一日,曹髦对赵至叹道:“罢了,不必等了。看来先生不愿与朕相见。不见也好,此等人物若召之为官,只会为其带来杀身之祸。”
赵至却不甘心:“学生一定要找到他!”
曹髦颓丧地摇了摇头:“找到又能如何?”
“求先生教我为人做学之道。”赵至语气坚定。
“大道已毁,伦常已丧,一个人的力量什么也改变不了!”曹髦叹世事也是叹自己。
“即使改变不了这世道,也决不能让这世道改变自己!”赵至倔强地抬起头,仰视十五岁的少年君王。曹髦也看着这个年幼的学子。两个少年郎在太学门外久久对视,已没有帝王与学子之分,而是两个鲜活生命在交换心灵的呐喊。
最终曹髦道:“你说得对,即使玉碎九重,朕也是太祖的子孙,一国的君王!”
“陛下英勇,学生敬佩!”赵至对着曹髦,深深叩拜下去。 ↑返回顶部↑
“谁人之文?”
“乃嵇康先生新写的《管蔡论》。”
“先生乃吾家之亲,朕深闻其名,倾慕已久。你是他的学生?”
“学生无缘,未得先生教诲,只是崇敬而已。陛下,可是要召先生为官?”
曹髦轻叹一声,道:“朕自然想请先生入朝,只恐他不愿出山……对了,你是从何处读到此文?”
赵至将事情原委相告。曹髦一拍赵至脑袋,急道:“好个呆子!你那位阿叔便是嵇康!”赵至大梦方醒,忙随曹髦一起来到太学门外石经处,空无一人。自那日后三个月,赵至每日都奉曹髦之命在此等候,可嵇康再也没有出现。曹髦派人到嵇府去请,嵇喜禀报说,嵇康一月前便与曹璺出游,不知向何处去了。
到了第三月最后一日,曹髦对赵至叹道:“罢了,不必等了。看来先生不愿与朕相见。不见也好,此等人物若召之为官,只会为其带来杀身之祸。”
赵至却不甘心:“学生一定要找到他!”
曹髦颓丧地摇了摇头:“找到又能如何?”
“求先生教我为人做学之道。”赵至语气坚定。
“大道已毁,伦常已丧,一个人的力量什么也改变不了!”曹髦叹世事也是叹自己。
“即使改变不了这世道,也决不能让这世道改变自己!”赵至倔强地抬起头,仰视十五岁的少年君王。曹髦也看着这个年幼的学子。两个少年郎在太学门外久久对视,已没有帝王与学子之分,而是两个鲜活生命在交换心灵的呐喊。
最终曹髦道:“你说得对,即使玉碎九重,朕也是太祖的子孙,一国的君王!”
“陛下英勇,学生敬佩!”赵至对着曹髦,深深叩拜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