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壹章 此恩至洪荒(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灯影幢幢,金光闪闪的阿育王塔伫立在正中,塔身的各种宝石在这昏暗的灯光下依旧耀眼。阿育王塔的正上方,端端正正放着的,正是琉璃塔,已经透明的琉璃塔。七彩光芒急速飞旋,直欲破塔而出。
  朱棣缓缓走近,取过琉璃塔小心捧在掌心。第一眼看到琉璃塔,她正含泪对着塔诵地藏经,自己叫她小怜姑娘。
  然而她终于走了,走了!
  马三宝走近,轻轻叫声:“王爷!”朱棣侧头望向他,见他的目光中满是肯定。朱棣头脑渐渐清醒,询问着再望向马三宝,马三宝点了点头。
  不错,她既决意与皇帝同生共死,她走了,那肯定是和皇帝一起。朱允炆,没有死。他们一起走了。
  原来,这一场城破,只是成全了她和他。
  朱棣的嘴角,浮上一丝苦笑。然后让自己,做这个孤家寡人。
  翌日,以宁王朱权为首,诸藩王及文武群臣多次上表,一再请求燕王登基。朱棣只是不理。一直到六月十七日,燕王推却不过,登基即位。定次年(公元1403年)起年号为永乐,故称永乐大帝。又因庙号称明太宗后改明成祖。
  朱棣坐在金銮宝座上,俯视着文武百官,百感交集。
  忽然怀中一阵滚热,朱棣探手取出琉璃塔,只见塔内的七彩急速飞旋着,飞旋着,突然冲破塔尖,喷涌而出,照亮了整个大殿。一阵光芒耀眼,手掌上的琉璃塔已然不见。
  朱棣望着空空的手掌,嘴角又是一丝苦笑。
  永乐帝登基不久,周王齐王代王岷王的爵位先后恢复。宁王不愿意再去塞外,便分封去了南昌,做他逍遥的臞仙去了。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铁弦被杀灭族。
  盛庸平安投降获用。
  李景隆还是曹国公,永乐二年被革爵,后被软禁家中抄末家产,永乐末年去世。徐辉祖依旧是魏国公,永乐五年病亡。梅殷仍然是驸马都尉,永乐三年溺死。这三人的死亡是否正常,历史学家至今仍然在争论。
  道衍复姓名姚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朱能封成国公。张信封隆平侯。
  张玉追封荣国公。徐增寿追封定国公。
  知恩嫁给朱棣,成为赫赫有名的永乐朝鲜权妃。而徐皇后病逝后,朱棣就没再立过皇后。
  海寿依附永乐帝,与知恩相伴宫中。七次回朝鲜寻找宜宁公主。
  而马三宝,被赐姓郑成为郑和之后,带领王景弘和侯显,七下西洋。然而年复一年,寻遍了天涯海角,也没能找到建文帝和宜宁公主。
  朝鲜国王李芳远,日本国王足利义满,在永乐登基后均再次被册封。朱棣并特意诏示李芳远“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解释不是自己害的朱允炆。
  建文帝后来多了个谥号“让皇帝”,就是指他自愿让位给永乐帝。
  明成祖在位二十二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昌盛强大的二十二年。明成祖因功业被历代大明皇帝尊为“万世不祧之祖”,与明太祖并列。
  ****************
  大紫檀雕螭龙案上,摊放着刚完稿的寺院和宝塔图示。朱棣一处处细细看去,马三宝小心地说道:“圣上!臣仔细核对过,寺院的间架格局全部是按沙漠空中的寺院,宝塔按琉璃塔画得一模一样。”
  朱棣不答,仍是细细看着,半晌提起笔,在塔上点点描绘。
  马三宝问:“加风铃?”明知她柔和悦耳的声音,风铃并不能够替代,然而圣上的这份痴心,又能如何开解?这些年自南至北,从东往西,塞北朝鲜甚至安南西洋,找遍了也是伊人杳杳无影无踪。
  朱棣微微颔首,并不言语。点好了风铃仔细端详,换了只紫毫笔,工工整整地写下“第一塔”。
  马三宝击节赞叹:“琉璃塔当得起,当然是第一塔!”
  朱棣又沉思良久,写下“大报恩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