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赢了一局(第五更)(2 / 6)
王青山不明白她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这个疑问此时此刻他却不能问,只好回答了男人一句:“恩,对,今天我正好路过这里,就过来看看。”
此时,老妇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了一把花生和几个柿饼,放在一个瓷盘里,端到了王青山面前,没说话。王青山有些感触,自己和这家人素昧平生,他们虽然拿出的东西有些寒酸,但他明白,或许这就是他们招待客人最好的东西了,王青山不想在呆着这个屋里,他受不了。
老妇刚想离开,王青山站了起来,对她小声说:“婶子,我跟你说几句话,你出来一下。”
老妇看了看王青山,又看了一眼躺在炕上的男人,跟王青山来到了院子里。
老妇找了两个树墩子,跟王青山一人一个,坐到了屋外。
在王青山心里有太多解不开的疑问,但他不敢直接问,怕引起老妇的警惕,便对老妇说:“婶子,你们家还有地么?”
老妇说:“地倒是有点,但没人干,租给别人了。”说完,她摇了摇头,很无奈的样子。
王青山接着问她:“你们家几口人啊?”
老妇说:“四口人。”说完,她的肩膀稍微抽搐了一下,像是被人用针扎了一下,接着说:“哦,不,三口人。”
王青山不知道她是不是因为脑子不好使还是另有隐情,但几口人这件事都说错了,肯定不是正常现象,没等王青山再问,老妇解释道:“小荣原来还有个哥哥,年前死了。”
疑问实在是太多,王青山不能再装下去了。解开这些疑问,他只能如实的跟老妇说自己来的目的,如果是套她的话,恐怕这件事就很难搞明白,但王青山还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他只好先隐瞒一些东西,想了想,他便跟老妇说:“婶子,你听我说,我是从县里来的,而且我也不是小荣的朋友,我今天来只有一件事,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家的情况,帮一帮你们。”
老妇貌似对王青山的话很不来电,她摇了摇头,对王青山道:“我们家就这个情况,你还想知道啥?”
王青山有些为难了,他总不能问潘小荣是怎么被陈佩华强奸的吧?而且看上去老妇已经对自己起了戒心,王青山觉得自己不能再旁敲侧击了,他看得出,这个老妇也算是个坚强的母亲,要不然她不会这么平静的坐在这里跟自己说话,想到这里,王青山问她:“婶子,请你相信我,我今天来就是来帮你们的,只要你告诉我一些事情,我保证会替你们做主。”
老妇的眼神有了些变化,她虽然是个农村妇女,但却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人,她很清楚王青山的意思,只是对于眼前这个陌生人还做不到完全的相信,她愣了愣,问王青山:“你认识小荣么?你们是什么关系?”
王青山说:“实不相瞒,我不认识小荣,但我听说了她的事以后,我想我可以帮你们讨个公道。”
老妇毕竟是个女人,渐渐的,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珠,这些日子,她已经失望了,女儿自从上次哭着回家,就一直不说话,最后变成这个样子,本来好好的家,瞬间就塌了,如果不是她性子里坚强,恐怕这个家就没有了,她看着王青山,根本就不会相信这个人,她很怕,怕有人来报复,怕这个家在失去任何一个人,老妇瞪着王青山,三分钟后,她站起身来,很不客气的对王青山说:“你回去吧。”
说完,老妇瘸着腿进了屋,王青山没有追进去,而是从外面喊了一句:“婶子,你别害怕,我用人格担保,我是来帮你们的。”
说完,王青山站在了门口,屋里老妇跟男人窃窃私语,他听不清他们的话,但王青山不想就这么算了,他被这一家人的处境触动了,他发誓这件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王青山站在门口等了二十分钟,老妇终于走出了房门,看到王青山依然站在院子里,她指了指刚才的树墩子,说:“同志,我们家都已经这样了,我也豁出去了,不管你是谁,我相信你一次,坐下说吧。”
两人重新坐回了树墩子上,老妇迟疑了几分钟,终于开口了。
她告诉王青山,她和她的丈夫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比女孩大两岁,但家里很穷,没办法供两个孩子上学,后来一商量,就让哥哥出去打工,专门供妹妹上学,女儿乖巧伶俐,而且非常懂事,从小就好学,后来她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成了这个山沟里的第二名大学生。
一家人都很高兴,觉得自己家里出了个金凤凰,改头换面的时候就要到了,苦日子也就要熬到头了。可谁都没想到,女儿毕业后刚工作了一个月,就哭着回家了,家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不管怎么问,她就是不说,哭了一夜,女儿才说她被自己的老板欺负了。说完这句话以后,她就再也没说过话,一家人瞬间像是天塌了一样。
小荣的哥哥便带着自己去县里找那个老板,老板非但不认账,反而把两个人撵了出来。后来再去找,哥哥还被保安打了一次,家里人气不过,就到县公安局报了案,总以为政府会给个说法,但半年去了五次,最后还是没结果。
潘小荣慢慢的变得沉默寡言,而且眼睛也越来越不好,在家里谁都不理,为此她哥又一次去了公安局,在那里呆了一夜。第二天回来的时候半路上被一个骑摩托车的给撞下了山崖,结果发现得太晚,人没了。孩子的父亲一着急,脑血栓,从此躺在床上没再起来,家里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给他看病,但无济于事。
小荣看到她爸变成这样,而且哥哥也没了,就再也不说话了,而且谁跟她说话,她都不理,整天看着屋顶发呆,好好的一个孩子,现在成了这个样。
王青山听完了这些,他沉默了。
在他心里,有一股强大的气流渐渐的往上升腾。这听起来不敢相信的事情,却眼睁睁的摆在了自己的面前,在这个法治如此健全的社会,竟然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自己今天若是不来这里,恐怕这事永远都不会让别人知道。他愤怒了,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他在内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如果小荣的母亲提出要治陈佩华的罪,那么就算自己跟吴忠诚闹翻了天,自己这个县长不干了,也要替这个家做主,给他们讨回公道。
王青山见不得这样的家庭,更见不得生活在苦难中的人,虽然他从小没受过苦,也没经历过苦日子,但面对眼前的景象,他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这件事起初他是怀着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目的来了解的,但此时此刻,他已经改变了想法,他要改变这个家,他要对自己的良心负责。
听完老妇的话,王青山想了很多,老妇的坚强让他很佩服,这些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显得是如此的平静,也许这个女人经历的太多以后就麻木了,但王青山知道,她是认了命,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她知道自己改变不了现实,也只能去承受,只是她承受的太多太多,超越了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返回顶部↑
此时,老妇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了一把花生和几个柿饼,放在一个瓷盘里,端到了王青山面前,没说话。王青山有些感触,自己和这家人素昧平生,他们虽然拿出的东西有些寒酸,但他明白,或许这就是他们招待客人最好的东西了,王青山不想在呆着这个屋里,他受不了。
老妇刚想离开,王青山站了起来,对她小声说:“婶子,我跟你说几句话,你出来一下。”
老妇看了看王青山,又看了一眼躺在炕上的男人,跟王青山来到了院子里。
老妇找了两个树墩子,跟王青山一人一个,坐到了屋外。
在王青山心里有太多解不开的疑问,但他不敢直接问,怕引起老妇的警惕,便对老妇说:“婶子,你们家还有地么?”
老妇说:“地倒是有点,但没人干,租给别人了。”说完,她摇了摇头,很无奈的样子。
王青山接着问她:“你们家几口人啊?”
老妇说:“四口人。”说完,她的肩膀稍微抽搐了一下,像是被人用针扎了一下,接着说:“哦,不,三口人。”
王青山不知道她是不是因为脑子不好使还是另有隐情,但几口人这件事都说错了,肯定不是正常现象,没等王青山再问,老妇解释道:“小荣原来还有个哥哥,年前死了。”
疑问实在是太多,王青山不能再装下去了。解开这些疑问,他只能如实的跟老妇说自己来的目的,如果是套她的话,恐怕这件事就很难搞明白,但王青山还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他只好先隐瞒一些东西,想了想,他便跟老妇说:“婶子,你听我说,我是从县里来的,而且我也不是小荣的朋友,我今天来只有一件事,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家的情况,帮一帮你们。”
老妇貌似对王青山的话很不来电,她摇了摇头,对王青山道:“我们家就这个情况,你还想知道啥?”
王青山有些为难了,他总不能问潘小荣是怎么被陈佩华强奸的吧?而且看上去老妇已经对自己起了戒心,王青山觉得自己不能再旁敲侧击了,他看得出,这个老妇也算是个坚强的母亲,要不然她不会这么平静的坐在这里跟自己说话,想到这里,王青山问她:“婶子,请你相信我,我今天来就是来帮你们的,只要你告诉我一些事情,我保证会替你们做主。”
老妇的眼神有了些变化,她虽然是个农村妇女,但却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人,她很清楚王青山的意思,只是对于眼前这个陌生人还做不到完全的相信,她愣了愣,问王青山:“你认识小荣么?你们是什么关系?”
王青山说:“实不相瞒,我不认识小荣,但我听说了她的事以后,我想我可以帮你们讨个公道。”
老妇毕竟是个女人,渐渐的,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珠,这些日子,她已经失望了,女儿自从上次哭着回家,就一直不说话,最后变成这个样子,本来好好的家,瞬间就塌了,如果不是她性子里坚强,恐怕这个家就没有了,她看着王青山,根本就不会相信这个人,她很怕,怕有人来报复,怕这个家在失去任何一个人,老妇瞪着王青山,三分钟后,她站起身来,很不客气的对王青山说:“你回去吧。”
说完,老妇瘸着腿进了屋,王青山没有追进去,而是从外面喊了一句:“婶子,你别害怕,我用人格担保,我是来帮你们的。”
说完,王青山站在了门口,屋里老妇跟男人窃窃私语,他听不清他们的话,但王青山不想就这么算了,他被这一家人的处境触动了,他发誓这件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王青山站在门口等了二十分钟,老妇终于走出了房门,看到王青山依然站在院子里,她指了指刚才的树墩子,说:“同志,我们家都已经这样了,我也豁出去了,不管你是谁,我相信你一次,坐下说吧。”
两人重新坐回了树墩子上,老妇迟疑了几分钟,终于开口了。
她告诉王青山,她和她的丈夫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比女孩大两岁,但家里很穷,没办法供两个孩子上学,后来一商量,就让哥哥出去打工,专门供妹妹上学,女儿乖巧伶俐,而且非常懂事,从小就好学,后来她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成了这个山沟里的第二名大学生。
一家人都很高兴,觉得自己家里出了个金凤凰,改头换面的时候就要到了,苦日子也就要熬到头了。可谁都没想到,女儿毕业后刚工作了一个月,就哭着回家了,家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不管怎么问,她就是不说,哭了一夜,女儿才说她被自己的老板欺负了。说完这句话以后,她就再也没说过话,一家人瞬间像是天塌了一样。
小荣的哥哥便带着自己去县里找那个老板,老板非但不认账,反而把两个人撵了出来。后来再去找,哥哥还被保安打了一次,家里人气不过,就到县公安局报了案,总以为政府会给个说法,但半年去了五次,最后还是没结果。
潘小荣慢慢的变得沉默寡言,而且眼睛也越来越不好,在家里谁都不理,为此她哥又一次去了公安局,在那里呆了一夜。第二天回来的时候半路上被一个骑摩托车的给撞下了山崖,结果发现得太晚,人没了。孩子的父亲一着急,脑血栓,从此躺在床上没再起来,家里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给他看病,但无济于事。
小荣看到她爸变成这样,而且哥哥也没了,就再也不说话了,而且谁跟她说话,她都不理,整天看着屋顶发呆,好好的一个孩子,现在成了这个样。
王青山听完了这些,他沉默了。
在他心里,有一股强大的气流渐渐的往上升腾。这听起来不敢相信的事情,却眼睁睁的摆在了自己的面前,在这个法治如此健全的社会,竟然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自己今天若是不来这里,恐怕这事永远都不会让别人知道。他愤怒了,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他在内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如果小荣的母亲提出要治陈佩华的罪,那么就算自己跟吴忠诚闹翻了天,自己这个县长不干了,也要替这个家做主,给他们讨回公道。
王青山见不得这样的家庭,更见不得生活在苦难中的人,虽然他从小没受过苦,也没经历过苦日子,但面对眼前的景象,他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这件事起初他是怀着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目的来了解的,但此时此刻,他已经改变了想法,他要改变这个家,他要对自己的良心负责。
听完老妇的话,王青山想了很多,老妇的坚强让他很佩服,这些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显得是如此的平静,也许这个女人经历的太多以后就麻木了,但王青山知道,她是认了命,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她知道自己改变不了现实,也只能去承受,只是她承受的太多太多,超越了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