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3 / 7)
姚长青瞪着眼睛刚想说什么,苏军少校伸出一只手打断说:“我很愿意帮助你,但我必须执行远东第一方面军司令官梅列茨科夫元帅的命令。除非……你能让他重新下一道命令。”
姚长青摆摆手说:“开玩笑嘛……这怎么可能。”说完,他悻悻离去。
他回到火车站,便把相关情况告诉了大召威弘等人。见这里的人越聚越多,姚长青继续说:“既然去不了安东,我们也不能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你们看,从北满各地涌到这里的难民越来越多,已经不下十几万。继续下去,这里将人多为患,不但吃的难以解决,就连每天喝的水都很难保证。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否则只能死路一条,尤其是难民中的老人和孩子。”
大召威弘哭丧着脸说:“离开这里……我们又能去哪儿啊?”
“方正……那里是共产党的民主政府,至少有吃有住,好歹有个安身的地方。等这边的情况好转后,我们再找机会送你们去安东。”
大召威弘想了想说:“也只能如此了。”
重走回头路,对于身处大灾大难中的日本难民来说,无疑是在残酷地摧残他们的意志。有许多人当时就倒下了,再也不想走了。是大召威弘他们连打带骂地把他们拉起来,他们才踉踉跄跄地勉强往前走去。
但有一个人就再也没能起来,她就是已经濒临死亡的栗山雅子的母亲。在走出三棵树不远处,她死在了一片草地上。她的双手搂着年幼的两个孩子,死后都不肯撒开,是大召威弘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掰开的。
黄昏来临的时候,一个中国村又接纳了这支逃难的队伍。他们拿出自己的吃的,腾出自己的住的,让绝望的日本难民感到了温暖,看到了生的希望。也正是这样一个个中国村,成了他们逃难路上的心灵的驿站,使他们从被伤害者那里得到了人间真情,从而他们能活下去,能走下去。
53
1945年8月16日,关东军接到了大本营的1382号电话,即向其所属部队下达了停战命令。当天晚上,由关东军司令部主任参谋革地贞吾主持,在总司令部的三楼中央作战室召开了全体幕僚会议。到会者都佩戴钢盔和手枪,完全是一种临战状态。因为他们大多数都认为关东军并未停止抵抗,战争的未来还一时难以预定。
革地贞吾对这些心神不定的人说:“大本营已电令我们立刻停止抵抗,向苏军缴械投降。今天会议主题是如何对待天皇的《停战诏书》……”还没等革地贞吾将话说完,主战的参谋们手挥军刀敲打着桌面,流泪不止,大喊大叫:“不!绝不能投降!我们要跟苏军‘圣战’到底!”稍为冷静者则说:“关东军的主力并未被苏军摧毁,我们还可以继续作战,至少应战到形势对我们有利时再停战。”
山田乙三司令官坐在首席一言不发,会场似乎变成了战场,吵成一团,火药味甚浓。关东军总参谋长秦彦三郎环视众人,轻轻拍了拍桌案,吵闹声才渐渐平息。他清了清嗓子说:“现在我说的话,如果是不忠,是不为民族的未来着想,就请大家立刻砍了我的头……历来,关东军就是天皇的军队,并不是山田乙三将军的家兵。诸位大谈维护国体,可不奉天皇之命,何以维护国体?如果敢于自行打下去,军纪将无法维持,也不能为民族的未来有所作为?既然大本营已经下达了停战命令,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武器。否则就是抗命,为军法国法所不容!”
人们心情复杂地看着主降的总参谋长。
山田乙三见火候已到,最终发言:“我与参谋长所想的完全一致,诸君心情我十分理解。但是圣断已下,本军只能也必须奉戴圣旨,全力以赴终战。”
众幕僚们都瞪着失意的双眼,鼓着一口颓丧之气,不相信这是事实,懊丧地离开了会场。
消息很快传到了阿城郊外的一座废弃的暗堡里,与青山重夫分手后,躲在这里的佐野政次一下子从草堆上蹦起来:“大本营已经命令关东军投降啦?”他揪住向他报告的中乡上尉的脖领子说,“那关东军司令部怎么说?”
“关东军执行大本营的命令,停止战斗行动。但停战谈判达成协议之前,遇到敌人攻击,不得已时采取自卫战斗不在此例。”
“那我们就无论什么情况下都采取自卫战斗……而且是永远!”佐野政次咬着牙说。
中乡上尉又说:“可关东军司令部也下达了命令。”
“山田将军怎么说?”
“关东军司令部要求各兵团、部队按圣旨行事,同自己面对的苏军进行谈判,并交出武器和碉堡。”
佐野政次怒气冲天,恶狠狠地叫道:“不!帝国军人绝不会交出自己手中的武器!我们必须阻止他们投降,这些帝国的叛徒!关东军吃败仗,就是因为这些纸上谈兵的家伙太多了!从哈尔滨到新京,叫你杀都杀不完!我要绞死他们,绞死这些帝国叛徒,统统绞死!”
说罢,他带领东岗训练营的军官们冲进了关东军兵营,把所有准备缴械投降的军官都抓起来,关到一间大屋子里。兵营少佐指挥官向前问道:“佐野中佐,你打算怎么处置我的部下?”
佐野政次毫不客气地说:“枪毙!这是青山将军的命令!”
少佐指挥官说:“他们想跟您谈谈。”
佐野政次斩钉截铁地说:“我不跟帝国的叛徒对话!”
少佐哆嗦了一下,说:“你……你不能这样,他们有权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处死。这是我的兵营,我不允许你们……”
佐野政次说:“现在不是了!”说完,掏出手枪就杀了少佐。随后,他的手下一阵乱枪,打死了所有的被绑军官,然后连夜向兵营的背后逃窜,他们逃到了万山屯。
当佐野政次听说这个村子的中国人曾经救助逃难的日本人的时候,就像火上浇油,气上加气,他咬牙切齿地说:“这就是支那人的讨厌之处!他们总是心太软,总好施予仁慈,他们要用这廉价的仁慈腐蚀我国民众,居心大大的不良。我们要杀了他们,不给他们施予仁慈的机会!杀!快杀!” ↑返回顶部↑
姚长青摆摆手说:“开玩笑嘛……这怎么可能。”说完,他悻悻离去。
他回到火车站,便把相关情况告诉了大召威弘等人。见这里的人越聚越多,姚长青继续说:“既然去不了安东,我们也不能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你们看,从北满各地涌到这里的难民越来越多,已经不下十几万。继续下去,这里将人多为患,不但吃的难以解决,就连每天喝的水都很难保证。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否则只能死路一条,尤其是难民中的老人和孩子。”
大召威弘哭丧着脸说:“离开这里……我们又能去哪儿啊?”
“方正……那里是共产党的民主政府,至少有吃有住,好歹有个安身的地方。等这边的情况好转后,我们再找机会送你们去安东。”
大召威弘想了想说:“也只能如此了。”
重走回头路,对于身处大灾大难中的日本难民来说,无疑是在残酷地摧残他们的意志。有许多人当时就倒下了,再也不想走了。是大召威弘他们连打带骂地把他们拉起来,他们才踉踉跄跄地勉强往前走去。
但有一个人就再也没能起来,她就是已经濒临死亡的栗山雅子的母亲。在走出三棵树不远处,她死在了一片草地上。她的双手搂着年幼的两个孩子,死后都不肯撒开,是大召威弘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掰开的。
黄昏来临的时候,一个中国村又接纳了这支逃难的队伍。他们拿出自己的吃的,腾出自己的住的,让绝望的日本难民感到了温暖,看到了生的希望。也正是这样一个个中国村,成了他们逃难路上的心灵的驿站,使他们从被伤害者那里得到了人间真情,从而他们能活下去,能走下去。
53
1945年8月16日,关东军接到了大本营的1382号电话,即向其所属部队下达了停战命令。当天晚上,由关东军司令部主任参谋革地贞吾主持,在总司令部的三楼中央作战室召开了全体幕僚会议。到会者都佩戴钢盔和手枪,完全是一种临战状态。因为他们大多数都认为关东军并未停止抵抗,战争的未来还一时难以预定。
革地贞吾对这些心神不定的人说:“大本营已电令我们立刻停止抵抗,向苏军缴械投降。今天会议主题是如何对待天皇的《停战诏书》……”还没等革地贞吾将话说完,主战的参谋们手挥军刀敲打着桌面,流泪不止,大喊大叫:“不!绝不能投降!我们要跟苏军‘圣战’到底!”稍为冷静者则说:“关东军的主力并未被苏军摧毁,我们还可以继续作战,至少应战到形势对我们有利时再停战。”
山田乙三司令官坐在首席一言不发,会场似乎变成了战场,吵成一团,火药味甚浓。关东军总参谋长秦彦三郎环视众人,轻轻拍了拍桌案,吵闹声才渐渐平息。他清了清嗓子说:“现在我说的话,如果是不忠,是不为民族的未来着想,就请大家立刻砍了我的头……历来,关东军就是天皇的军队,并不是山田乙三将军的家兵。诸位大谈维护国体,可不奉天皇之命,何以维护国体?如果敢于自行打下去,军纪将无法维持,也不能为民族的未来有所作为?既然大本营已经下达了停战命令,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武器。否则就是抗命,为军法国法所不容!”
人们心情复杂地看着主降的总参谋长。
山田乙三见火候已到,最终发言:“我与参谋长所想的完全一致,诸君心情我十分理解。但是圣断已下,本军只能也必须奉戴圣旨,全力以赴终战。”
众幕僚们都瞪着失意的双眼,鼓着一口颓丧之气,不相信这是事实,懊丧地离开了会场。
消息很快传到了阿城郊外的一座废弃的暗堡里,与青山重夫分手后,躲在这里的佐野政次一下子从草堆上蹦起来:“大本营已经命令关东军投降啦?”他揪住向他报告的中乡上尉的脖领子说,“那关东军司令部怎么说?”
“关东军执行大本营的命令,停止战斗行动。但停战谈判达成协议之前,遇到敌人攻击,不得已时采取自卫战斗不在此例。”
“那我们就无论什么情况下都采取自卫战斗……而且是永远!”佐野政次咬着牙说。
中乡上尉又说:“可关东军司令部也下达了命令。”
“山田将军怎么说?”
“关东军司令部要求各兵团、部队按圣旨行事,同自己面对的苏军进行谈判,并交出武器和碉堡。”
佐野政次怒气冲天,恶狠狠地叫道:“不!帝国军人绝不会交出自己手中的武器!我们必须阻止他们投降,这些帝国的叛徒!关东军吃败仗,就是因为这些纸上谈兵的家伙太多了!从哈尔滨到新京,叫你杀都杀不完!我要绞死他们,绞死这些帝国叛徒,统统绞死!”
说罢,他带领东岗训练营的军官们冲进了关东军兵营,把所有准备缴械投降的军官都抓起来,关到一间大屋子里。兵营少佐指挥官向前问道:“佐野中佐,你打算怎么处置我的部下?”
佐野政次毫不客气地说:“枪毙!这是青山将军的命令!”
少佐指挥官说:“他们想跟您谈谈。”
佐野政次斩钉截铁地说:“我不跟帝国的叛徒对话!”
少佐哆嗦了一下,说:“你……你不能这样,他们有权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处死。这是我的兵营,我不允许你们……”
佐野政次说:“现在不是了!”说完,掏出手枪就杀了少佐。随后,他的手下一阵乱枪,打死了所有的被绑军官,然后连夜向兵营的背后逃窜,他们逃到了万山屯。
当佐野政次听说这个村子的中国人曾经救助逃难的日本人的时候,就像火上浇油,气上加气,他咬牙切齿地说:“这就是支那人的讨厌之处!他们总是心太软,总好施予仁慈,他们要用这廉价的仁慈腐蚀我国民众,居心大大的不良。我们要杀了他们,不给他们施予仁慈的机会!杀!快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