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波撼洞庭(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醉宫的主人吴剑知,今年已五十五岁了,双眼深陷,鬓发花白,虽然还是习武之人轻健矍铄的样子,但暗藏在额角皱纹里的衰老和思虑逃不过沈瑄的眼睛。吴剑知见到他来,并不很惊奇,和蔼地问这问那,又嗟叹妹妹的早亡。却是舅母杨氏,一看见沈瑄就落下泪来,搂着他哭了一场,弄得大家都有些戚戚然,还是吴剑知将夫人劝住了。
  吴剑知看到乐秀宁,眼神中闪过了一线尴尬,一时间竟然没能说出话来。
  乐秀宁先就跪下道:“大师伯,侄女这次回来,是奉了阿耶的遗命。阿耶在世时常对侄女说,在江湖上飘荡了这些年,不曾有半点作为报答师门,自己也无颜回三醉宫。但倘若有机会,还要回来看看。不料……不料阿耶的心愿尚未了,就……就丧身在天台宗的手里。”话音未了,已是泣不成声。
  吴剑知看她容色忧戚哀婉,皱起眉头,喟叹道:“此事我已有耳闻。天台宗与我们仇深似海,你阿耶的大仇我们是一定要报的。”
  沈瑄忍不住道:“害死乐师叔的是夜来夫人手下的人,却与天台宗无关。”
  乐秀宁十分讶异,目光烁烁地问道:“真的吗?你听谁说的?是……是她?”
  沈瑄知道,要解释清楚乐子有的死,势必牵连到蒋灵骞,这个名字在三醉宫显然是不宜提及的。但不说清楚,误会岂不是越来越深?他沉住气,将那日蒋灵骞对他讲的一番话说了一遍。乐秀宁听罢不语,只向大家略略提了提在葫芦湾相遇的事情。
  沈夫人十分诧异:“想不到你们俩竟然和天台宗的小妖女还有交情,瑄儿还治过她的病。若说是夜来夫人的辣手,也有可能。但是阿秀,你阿耶为什么惹上了那妖妇?”
  乐秀宁摇头道:“素无瓜葛。”又望着沈瑄道,“蒋娘子说的……也只是一种猜测吧?”
  沈瑄道:“她说的不会有错。”
  吴剑知一言不发,只是深深地瞥了沈瑄一眼。沈瑄被他看了这一眼,几乎心都冷了下来。
  楼荻飞遂道:“蒋娘子所言不差。那日我正路过桐庐,见过那一场变故。乐娘子,向你阿耶下手的那人叫桑挺,是夜来夫人手下的得力干将。”
  乐秀宁瞧着楼荻飞眨了眨眼睛,恍然道:“原来楼君就是那日相助我们父女的人,请受我一拜!”
  楼荻飞忙拦住她:“不敢不敢!惭愧得紧,到底让那姓桑的跑了。”
  吴剑知一时无语,转而问道:“霜娘呢?”
  吴霜从吴霆背后走出来,默默地跪在父亲面前。吴剑知呵斥道:“你这已经是第三次出走了,爷娘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吗?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你又何必这样苦苦执着。你一个人在外头跑,我们如何不担心?难道一定要我把你锁起来?”
  吴霜一声不响,娟秀的面容上瞧不出一点神色。杨氏忙道:“算啦算啦,霜娘这一回也吃过亏了,将来要记住教训。霜娘,这一回若不是你表兄和楼君帮忙,你可就完啦!”
  吴剑知神色缓下许多,道:“从今日起跟着你娘住,好好反省反省。”忽然又对沈瑄道,“瑄儿,你这表妹就是这般不懂事,将来你要好好教导她。当年她才出生时,你娘喜欢得不得了。不料后来天各一方,亲戚间也疏远了。”
  沈瑄听着这话不对,不觉呆了。吴剑知又道:“霜娘一直还没定亲。她和你一样,打小儿就不习武。我是希望她不要嫁给武夫,远离江湖纷争。可巧你现在回来了,却不是天意如此?不如你们二人这就定了亲,夫人你看如何?”
  杨氏不免觉得这也提得太突兀了,但想想很合适,就微笑着点点头。
  “舅舅?”沈瑄惊讶极了:娶吴霜为妻,他想也没有想过这种事情,莫非舅舅为了躲避汉王选妃,想早早给吴霜找个夫婿?他瞥了一眼吴霜,只见她面色苍白,敢怒而不敢言。此事无论如何不能答应。他灵机一动,道:“我不能娶表妹。我练习本门剑法已有时日,此番回来,还想求舅舅收录门墙,传习武技呢!”
  杨氏笑道:“那也很好啊。谁说娶霜娘就一定不能学武技了。夫君,我看瑄儿是个可造之材,你收了他做徒弟吧,也好让师父和二师弟这一脉传下去。”
  吴剑知却紧锁双眉,盯着沈瑄道:“瑄儿,你娘当年,不是不许你习武的吗?”
  沈瑄一愣,喃喃道:“母亲确有成命,叫我不要学武技,以免江湖纠葛。但我还是学了一些本门剑法,眼下很想跟着舅舅多多练习,将来好有一番作为。至于婚姻之事……还不想考虑。”
  吴剑知沉默了半天,终于道:“你的婚事可以慢慢再说。不过,我不能传你武技。你母亲为你打算,不叫你习武,我若是违背她的意思收了你做徒弟,将来有何面目见她于地下?”
  沈瑄愕然,望着吴剑知背过脸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氏将沈瑄安置在三醉宫后面一间小小的院落里。这屋子多年没有人住了,廊庑简洁雅致,墙外是一杆杆长得极高的湘妃竹。沈瑄见到这幼时熟悉的植物,不觉慨叹。湘妃竹生长在湘江边上,但以君山所产最为名贵。相传帝舜崩于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沿着湘江寻夫不得,投水自尽。君山上至今还有湘灵祠,纪念这两位殉情的潇湘妃子。据说她们当年一路寻找,一路哭泣,泪痕留在江边的竹枝上,从此湘江两岸的竹子皆是斑斑点点,又称斑竹。
  杨氏领了一群仆妇细细地打扫干净,搬来了床帐、被褥和条几,还特意取了好些书籍纸笔给沈瑄;恐他住不习惯,关照了许多话。黄昏时,吴霆和几个门中的弟子就请沈瑄过去叙话,乐秀宁和楼荻飞也在座。几个弟子虽是初见,说了一会儿就颇为投合。直到一更时,吴剑知请楼荻飞到书房去,说有密事相商,大家也就散了。沈瑄回房中躺下,却兀自思量睡不着。舅母对己关怀备至,如同慈母,吴霆也视他为手足一般,但吴剑知的态度就让人十分猜不透了。他竟然不肯教自己武技,这可万万没有想到,难道只是为了母亲的约定?沈瑄的眼前,吴剑知的眼神忽远忽近、捉摸不透。他心里烦闷,披衣下地到外面走走,听见洞庭湖水波浪连天,在夜色中拍打着石岸。忽然觉得虽然回到了这三醉宫中,也只是像坐在一个漂移不定的小船上,风浪中摇摇晃晃,不知流向何方。
  走了一会儿,忽然听见杨氏的声音:“我就是不明白,你为什么不收瑄儿做徒弟。”
  沈瑄一凛,知道已到了吴剑知夫妇的窗外,忍不住竖起耳朵听下去。吴剑知却道:“我知道,霆儿资质平平,小山一去,门中无人,瑄儿却正好是一块好料。但不让他习武,这是他母亲的意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