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山花共人老(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日天日朗朗,寒风微微。姜凝没能再见到谢长青,只是找到了一张谢长青留的纸条。
  谢长青在上面写:孙楹死了。姜凝知道,谢长青是去报仇了。
  姜凝想,谢长青也许还会回来,所以她一直就在那里等。
  七
  姜凝是在谢长青离开后的第三年再次收到他的消息的。
  塞北的大漠总是有风,夹杂着细细的沙磨得人脸上生疼。那日恰巧下了场春雨,广漠的沙上冒出星点绿色,那个送信的小吏迎着风雨将木门敲得砰砰作响。
  姜凝打开房门欲迎他进屋,却被他婉拒,只将手中的信递与她道:“护送队在不远处,公主若是想好了,可来找小人,小人恭候公主。”
  姜凝点点头,拿着信进了屋。
  信是南姜国王写的,上面不过寥寥数字——谢长青兵败被捕,北疆点名要你前去和亲,父王等你回来。
  北疆乃荒蛮之地,鲜少有公主乐意嫁过去。南姜王用谢长青来威胁姜凝,显然胜券在握。
  姜凝在第二日便去找了那个送信的小吏,她唯一带走的便是自己种了许久的那盆风铃草。
  姜凝到底还是没能见到谢长青,谢长青被放出去的那一日,她穿着大红的嫁衣,在角落看着他出了城门,接着被人接走。
  随后她才放心地上了马车,去往北疆。这次是微微有些欢喜的,她总是被送出去,这一次却是为了爱人心甘情愿的,所以她默默祈求,一定要让那个叫谢长青的人平安万福。
  我同姜凝的这顿早饭,硬生生从初晨吃到了晌午。桌上的粥凉得彻底,我突然不知道怎么搭话,只是觉得,姜凝真是傻透了。开始全心全意地相信着谢长青,后来又相信她父王,却不知道这两个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怎会那么遂她的意。
  姜凝瞧我不说话,似是有些拘谨,伸手便去舀那凉了的粥。
  我将那粥抢了过来,给她倒了杯热茶,缓言道:“你这伤?是在北疆犯了什么错吗?”
  姜凝愣了愣,随后笑了笑道:“被砸的。”
  北疆人都较为粗犷,风俗习性也不为其他国人理解。比如,他们施行通妻制,姜凝看似嫁给了王上,其实相当于嫁给了北疆整个王室,王室贵族大多乖张蛮横,别国鲜少有人乐意和亲,可姜凝别无选择。
  姜凝在嫁过去后是有一个孩子的,是个男孩,长得很精致,可惜死在了一场大火中。
  那夜姜凝被三王爷叫到宫外侍寝,回来的时候火已经被扑灭,却无人想起屋里头还有位年仅两岁的皇子。姜凝疯了一样地扑进去去找她的孩子,最终只找到了一具烧黑了的焦尸。房梁因为烧毁得厉害,仅剩的几根横木也摇摇欲坠,姜凝抱着孩子起身的时候,被突然掉下来的梁木砸到了半边身子,晕在了屋里头。
  我将手中的茶杯捏得生紧,随后慢慢问道:“怎么会起了火,是谁……”
  姜凝道:“南姜人在北疆根本不受待见,平日里的丫鬟侍卫都可以随意刁难,所以放火的人多了去了……”
  我沉默着不说话,姜凝接着道:“我不记得是谁救了我,只知道我在榻上躺了三四个月才勉强下床,之后便被迁了偏处住着。再后来,宫里都忘记了还有我这么个人,所以我想出来,我想再见见谢长青。我一逃出来,就来了长安。”
  我将她的杯子满上,“你有没有想过,谢长青兴许已经不在了呢?”
  姜凝先是一愣,随后道:“不会的,我亲眼看见有人把他接走的,况且后来边疆和国中都很安定,他怎么会死呢。”
  我顿了很久,终于还是艰难地开口:“你嫁去北疆的那一晚,确实有人将他接走了,却不是他的人,而是你父王的人。你真傻,居然信你父王。”
  姜凝听完我的话,突然间笑了一下,“都说先生是不说胡话的,今个儿怎么打趣开我了,先生若是觉得不方便可直说,我只想见见他罢了。”
  我看着姜凝,“你也知道,我是从来不胡说的。”
  姜凝摇头不信,眼泪却猛然间涌了出来,她有些口齿不清地念叨着些什么,我听不清,只知道我听了这么多故事,姜凝的眼泪是最多的一个。
  谢长青确实死在姜凝出嫁的那个晚上,他丝毫不知道姜凝为他付出了什么,败者为寇,他那晚堂堂正正地赴死,却害了姜凝整整一辈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