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山花共人老(4 / 7)
姜凝回到南姜王宫是在冬天,南姜很少有落雪,却湿冷得厉害。她面见她父王的时候,身上还披着谢长青最常穿的那件大氅。
姜凝作为“最受宠爱”的公主,历尽万险回来,宫里自然重视得紧。护送的人员个个都受了封赏,犹以谢长青最为贵重。
谢长青升了官,有了自己的府邸,并且因与公主感情深厚,得以特权常伴公主左右。
姜凝回到南姜之后日子差不多就稳定了下来,与之前一般无二,唯一不同的便是,除了读书写字以及做女工之外,姜凝还有一个小秘密——每日午后便偷偷溜出宫去找谢长青,两个人一步一步地在国都里慢慢走,等到谢长青离开的时候,他们已经将国都的大街小巷都走了一遍。
谢长青离开是在初秋。
大宣余部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已经做了万全准备,于夏末开始在边疆骚扰,导致民不聊生。王上欲派从前的守将前往御敌,却不想谢长青竟自荐前往边疆,王上本就忌惮从前的将军功高震主,奈何无人可用,如今谢长青恰巧自荐,王上自然不会拒绝。
谢长青做此决定并未同姜凝说,姜凝知道的时候,已经是谢长青出发前夕了。姜凝不能阻止,只能祈佑。她未细究其中原因,只是次日早起去送谢长青,将自己求来的平安符挂在了谢长青的胸前。
初秋多雨,晨起多雾,眼前朦胧看不真切。姜凝对着谢长青一遍一遍地说:“要平安。”谢长青点点头,转身翻身上马,向前走了几步后又下马走了回来。
他轻轻地揽住姜凝说:“你贵为公主,我如今功绩全无,老跟在你身边算什么呢?又怎么娶你呢?”
姜凝就那样呆呆地愣住,半晌反应不过来,等她明白过来的时候,谢长青的身影已经隐在了雾里,看不真切,姜凝的眼泪掉下来的时候,谢长青怕是已经到了青山之外,再也回不了头了。
五
桌上的粥微微有些凉,姜凝看着窗外的白雾愣神,仿佛回到了当时的记忆里。
我喝了口粥慢吞吞地问:“公主是知道谢长青的真实身份的吧?”
姜凝闻言回了神,用右手搅了搅已经凉了的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孙楹告诉我的,先生还记得孙楹吧?”
我舀粥的动作一顿,随后点了点头。
谢长青离开之后,只在第一个月写了封报平安的信之后,便再也没了消息。
孙楹来找姜凝是在谢长青走后的第六个月,那一夜还微微有些冷,姜凝在屋里头养的那几株风铃草都凋落了。她将枯枝败叶全部拔出来,准备拿到院子里扔的时候,便看见孙楹带着侍婢走了进来。
她将孙楹迎进屋子里,孙楹打发了其他人出去,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你比前些日子瘦了,不过比起在大宣倒是丰盈了些许。”
姜凝愣了愣,旋即问道:“你是……”
孙楹笑:“大宣太子太傅之女,孙楹。”
姜凝顿了顿,随后道:“怪不得你认得我。”
孙楹突然笑了笑,随后端过桌上那杯茶道:“公主记不记得,我原先是有个未婚夫的,他是太子伴读,礼部侍郎之子,姓谢名长青。”
姜凝手一抖,手中的茶杯便掉到了地上,茶水漾出来烫得姜凝“啊”了一声。
孙楹将手上的帕子递给她擦了擦手道:“你得去救他,他现在很危险。”
姜凝愣了愣后道:“你说什么?”
夜风起,寒意似乎带了些敌意。孙楹的声音带着些许仇恨,姜凝只瞧见她的嘴一张一合,却似乎什么都听不见。她忽然想起屋前的那一片风铃草,还有谢长青临别时说的那句“怎么娶你”。
孙楹似乎知道姜凝没有在听,便也住了口。
姜凝想,为什么呢?为什么连唯一的谢长青也要算计她?她那么喜欢他,却到头来什么用都没有,他还是骗了她。
谢长青是大宣礼部侍郎之子,从小便与孙楹定了亲。这门亲事说到底是谢家高攀,于是为了让谢长青不在孙楹面前低人一等,谢长青的父亲给他认了位有名的师父,随后谢长青便被带到了深山里修习。
山里消息不灵便,谢长青知道外边的战况时,大宣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父亲来了书信要他沉住气,往后若有机会定要报这亡国之仇。 ↑返回顶部↑
姜凝作为“最受宠爱”的公主,历尽万险回来,宫里自然重视得紧。护送的人员个个都受了封赏,犹以谢长青最为贵重。
谢长青升了官,有了自己的府邸,并且因与公主感情深厚,得以特权常伴公主左右。
姜凝回到南姜之后日子差不多就稳定了下来,与之前一般无二,唯一不同的便是,除了读书写字以及做女工之外,姜凝还有一个小秘密——每日午后便偷偷溜出宫去找谢长青,两个人一步一步地在国都里慢慢走,等到谢长青离开的时候,他们已经将国都的大街小巷都走了一遍。
谢长青离开是在初秋。
大宣余部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已经做了万全准备,于夏末开始在边疆骚扰,导致民不聊生。王上欲派从前的守将前往御敌,却不想谢长青竟自荐前往边疆,王上本就忌惮从前的将军功高震主,奈何无人可用,如今谢长青恰巧自荐,王上自然不会拒绝。
谢长青做此决定并未同姜凝说,姜凝知道的时候,已经是谢长青出发前夕了。姜凝不能阻止,只能祈佑。她未细究其中原因,只是次日早起去送谢长青,将自己求来的平安符挂在了谢长青的胸前。
初秋多雨,晨起多雾,眼前朦胧看不真切。姜凝对着谢长青一遍一遍地说:“要平安。”谢长青点点头,转身翻身上马,向前走了几步后又下马走了回来。
他轻轻地揽住姜凝说:“你贵为公主,我如今功绩全无,老跟在你身边算什么呢?又怎么娶你呢?”
姜凝就那样呆呆地愣住,半晌反应不过来,等她明白过来的时候,谢长青的身影已经隐在了雾里,看不真切,姜凝的眼泪掉下来的时候,谢长青怕是已经到了青山之外,再也回不了头了。
五
桌上的粥微微有些凉,姜凝看着窗外的白雾愣神,仿佛回到了当时的记忆里。
我喝了口粥慢吞吞地问:“公主是知道谢长青的真实身份的吧?”
姜凝闻言回了神,用右手搅了搅已经凉了的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孙楹告诉我的,先生还记得孙楹吧?”
我舀粥的动作一顿,随后点了点头。
谢长青离开之后,只在第一个月写了封报平安的信之后,便再也没了消息。
孙楹来找姜凝是在谢长青走后的第六个月,那一夜还微微有些冷,姜凝在屋里头养的那几株风铃草都凋落了。她将枯枝败叶全部拔出来,准备拿到院子里扔的时候,便看见孙楹带着侍婢走了进来。
她将孙楹迎进屋子里,孙楹打发了其他人出去,说的第一句话便是:“你比前些日子瘦了,不过比起在大宣倒是丰盈了些许。”
姜凝愣了愣,旋即问道:“你是……”
孙楹笑:“大宣太子太傅之女,孙楹。”
姜凝顿了顿,随后道:“怪不得你认得我。”
孙楹突然笑了笑,随后端过桌上那杯茶道:“公主记不记得,我原先是有个未婚夫的,他是太子伴读,礼部侍郎之子,姓谢名长青。”
姜凝手一抖,手中的茶杯便掉到了地上,茶水漾出来烫得姜凝“啊”了一声。
孙楹将手上的帕子递给她擦了擦手道:“你得去救他,他现在很危险。”
姜凝愣了愣后道:“你说什么?”
夜风起,寒意似乎带了些敌意。孙楹的声音带着些许仇恨,姜凝只瞧见她的嘴一张一合,却似乎什么都听不见。她忽然想起屋前的那一片风铃草,还有谢长青临别时说的那句“怎么娶你”。
孙楹似乎知道姜凝没有在听,便也住了口。
姜凝想,为什么呢?为什么连唯一的谢长青也要算计她?她那么喜欢他,却到头来什么用都没有,他还是骗了她。
谢长青是大宣礼部侍郎之子,从小便与孙楹定了亲。这门亲事说到底是谢家高攀,于是为了让谢长青不在孙楹面前低人一等,谢长青的父亲给他认了位有名的师父,随后谢长青便被带到了深山里修习。
山里消息不灵便,谢长青知道外边的战况时,大宣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父亲来了书信要他沉住气,往后若有机会定要报这亡国之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