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白瞟他一眼,“元青其实不必故意哄我,我只是有些感慨罢了。元青猜得不错,这镯子是我送给笑儿的。对了,笑儿是我的妹妹,沈笑。”
  陆元青施施然道:“那该是个很喜欢笑的可爱姑娘了?”
  沈白闻言摇头道:“是个姑娘不假,爱笑也不假,但是可爱嘛,我认识了她十六年,都没察觉出来呢!”
  陆元青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开玩笑道:“大人还是别让这位笑儿姑娘听到为好。”
  沈白赞道:“元青果然是知己,我这妹妹顽皮古怪得很,我常常被她捉弄。”
  许是离开了汴城的衙门,沈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陆元青也不是那个机敏却和所有人保持距离的师爷;又或许是因为这对要送与笑儿姑娘的镯子而引发的彼此对对方心底的真实看法之言论,总之,在去往致韵斋的路上,沈白与陆元青相谈甚欢。原来除了案子,他们也能谈得这般投机,就如一对互相欣赏又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好友一般。
  致韵斋从外看来,只是一家颇具古意的旧书斋,推开黄木的门扉,深吸一口气,就能嗅到那夹杂着丝丝灰尘味道的书香之气,不浓,淡雅得恰到好处。
  进入书斋,触目皆是字画,有狷狂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更有古意临摹,每一篇都像有了生命一般,在你望向它们的那一刻,闪烁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最吸引陆元青视线的是邻墙的一排排书架,那片书香的来源之地,还有第一排书架上醒目摆放着的那本《风波鉴》。顺着书封下移视线,五个大字跃入眼帘,格外的醒目:落魄书生著。
  陆元青慢慢走到书架前,正要抽出那本《风波鉴》,却有一个清冷的嗓音响起,“那本书已经有主人了,公子还是另挑一本吧。”
  陆元青微微侧过身看过去,这间古香古色的书斋的主人文书月姑娘正从二楼徐徐下来,这是沈白与陆元青自天香楼那次之后,第二次见到她。
  如果说柳琴风的艳丽带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那么文书月的清秀文雅就如早春二月拂过窗棂的微风,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文书月不紧不慢地走上前来,轻轻自陆元青的面前拿下了那本《风波鉴》,绽出一抹浅到不能再浅的笑,“陆公子?”
  见陆元青点头,文书月才又道:“实在抱歉,这本书已经有主人了,我只是怕忘了,所以放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而已。”
  陆元青轻轻点头一笑道:“这本书文姑娘是为石老板留的?”
  文书月没有答话,只是微微挑了挑眉。奇怪了,她挑眉的动作也是那般微乎其微,如果不是她和陆元青面对面站着,几乎让人觉察不到。这真是一个淡漠到几乎失去了情绪的人。
  陆元青端着一张呆脸,面不改色地扯谎:“其实我和沈大人刚刚从天香楼来,是石老板托沈大人帮她带书回去的。”
  一旁的沈白几乎被呛到,却见文书月竟然已将书递给了陆元青,“如此甚好,我正好没有时间给她送过去,有劳。”淡淡地说完,她已经一扭身,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沈白走到陆元青的面前,微微皱眉道:“元青,石老板哪里有托我们带书给她?”
  陆元青神秘一笑,“不碍事的,大人。事后要是石老板问起,大人就说是你要借,她自然欢喜的,不会怪大人的。”
  沈白哭笑不得道:“明明是元青要借,怎么变成了我要借?”
  陆元青欣然一笑,“我要借,恐怕不太容易;大人要借嘛,容易得很哪。”一边说,一边看了看手中的这本《风波鉴》。
  不厚的一本书,却仿佛带有魔力,令所有看过它的人为之着迷不已。
  刚要翻开扉页,却被沈白伸手按住了书面,“元青,这不好吧……”
  陆元青抬头看看他,低声说道:“大人难道不想看吗?”他知晓沈白好奇心重,不会拒绝。
  果然,沈白略微犹豫了一下,才道:“还是回去再看吧。”
  陆元青一笑,“自然是听大人的。”
  春光明媚,正是汴城一年中最好的时节,迎着满城的桃花,行走在这汴城的石街上,又看了看身边表情木讷的师爷,沈白忽然觉得留在这汴城县,也不坏。
  快要走近汴城县衙门之时,却忽然听得衙门口传来了吵闹的声音,“你这蠢材,竟敢拦住本小姐,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我和你家大人是什么关系吗?还不让开路,让我进衙门!等你家大人回来,我一定让他给你吃板子!哼!”
  沈白闻声微愣,凝神望过去,随即面色一僵,忙将陆元青往前一推,自己还向后退了两步,躲在他的身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