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公子逃婚】不作死,就会死5(3 / 6)
崔氏一个劲儿的要百里醉多吃点,嘘寒温暖,全把她当自己亲闺女疼。
要不是碍着儿子的城主身份,崔氏真想天天看着儿媳妇,不但看,还要盯着她的肚皮看,人生的希望都全情投入到那里去了。
直把百里醉弄得很窘。
沈海川虽然自来就不苟言笑,但沈瑾瑜看得出来,这天的父亲也十分高兴,否则,怎么可能命人在大中午把那坛陈年花雕拿出来,非要和他小酌两杯。
午饭吃得其乐融融,百里醉肯配合,沈瑾瑜继续深谙,反正就是哄二老高兴,没别的了。
而后,难得这天有太阳出来,婆媳两到后面新修的花园子去逛两圈消食,沈瑾瑜则陪父亲在院中的凉亭下对弈。
温了酒,父子二人许久没像此刻这样坐下来杀一盘棋。
时辰正好,天光也正好。
沈家这院子修得十分漂亮,假山是沈海川亲自去南疆挑选运来的,那些花花草草则是崔氏这些年四处收集,也有些许是外人听闻沈夫人喜欢,专诚送来溜须拍马的。
别看栽在路边不打眼,株株都价值连城,奇异得很!
在院子朝南的那角开了个荷塘,里面的睡莲开得极好,每片叶子脆如碧玉,张张都大过车轮,七、八岁的孩童站上去都不成问题。
总而言之,这园子若不懂行的人来看,定看不出蹊跷端倪,只沈瑾瑜这样眼尖的,跨进来的时候就发现特别之处。
往棋盘上落下一子,他往沈海川身后不远处的两颗杏树看去,心里在叫奇,嘴上没说出来。
沈海川回首望了眼,对儿子道,“莫猜了,就是那两颗。”
‘那两颗’指的是沈家在烟雨城本家大院的两株有些年岁的树。
据说是从沈家发迹开始就有的,现在给沈海川移到了这里,用意不言而明。
沈瑾瑜没说话,低首在棋盘上一望,发现父亲落子,不动声色就断了他刚做起来的局。
他先愣了愣,再而失笑,叹,“姜还是老的辣。”
自己的局向来做得低调不易让人发现,至少走到这步是从没被人察觉过的,父亲却不然。
“知子莫如父。”沈海川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面上一派笃然自若,“当年在烟雨城,为父看你大哥成日与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混在一起,每日泛舟游湖,登山拜庙,就知道他不是做生意的料。”
故而沈瑾瑜刚一成了冠礼,沈海
川就把他带在身边走南闯北,手把手教他做生意。
说起逝去的大哥,沈瑾瑜脸色微沉。
放眼去寻正在园子里的母亲,此时她正和百里醉手挽手的站在那荷塘边上,捧着饵盒逗锦鲤。
看到崔氏低垂着眉目,伸手指着池中和身旁的百里醉说着什么,不时一道开怀而笑,全不见了那时对长子的死的悲伤。
这终于叫沈瑾瑜由衷的宽慰了一些。
沈海川看出他心里的想法,道,“你母亲是个识大体,懂得大道理的女人,如今你既已成亲,是该把心收一收让她彻底安慰了,你也不想为父真的照她所言,扶一房小妾做平妻,把你赶到北境去吧?”
这话他说得隐晦,言下之意就是告诫儿子,成了亲就莫要再和女皇不清不楚!
那像什么话?
就算是商人重利也好,也还没到要把儿子送进宫给女皇做玩物消遣这份上。 ↑返回顶部↑
要不是碍着儿子的城主身份,崔氏真想天天看着儿媳妇,不但看,还要盯着她的肚皮看,人生的希望都全情投入到那里去了。
直把百里醉弄得很窘。
沈海川虽然自来就不苟言笑,但沈瑾瑜看得出来,这天的父亲也十分高兴,否则,怎么可能命人在大中午把那坛陈年花雕拿出来,非要和他小酌两杯。
午饭吃得其乐融融,百里醉肯配合,沈瑾瑜继续深谙,反正就是哄二老高兴,没别的了。
而后,难得这天有太阳出来,婆媳两到后面新修的花园子去逛两圈消食,沈瑾瑜则陪父亲在院中的凉亭下对弈。
温了酒,父子二人许久没像此刻这样坐下来杀一盘棋。
时辰正好,天光也正好。
沈家这院子修得十分漂亮,假山是沈海川亲自去南疆挑选运来的,那些花花草草则是崔氏这些年四处收集,也有些许是外人听闻沈夫人喜欢,专诚送来溜须拍马的。
别看栽在路边不打眼,株株都价值连城,奇异得很!
在院子朝南的那角开了个荷塘,里面的睡莲开得极好,每片叶子脆如碧玉,张张都大过车轮,七、八岁的孩童站上去都不成问题。
总而言之,这园子若不懂行的人来看,定看不出蹊跷端倪,只沈瑾瑜这样眼尖的,跨进来的时候就发现特别之处。
往棋盘上落下一子,他往沈海川身后不远处的两颗杏树看去,心里在叫奇,嘴上没说出来。
沈海川回首望了眼,对儿子道,“莫猜了,就是那两颗。”
‘那两颗’指的是沈家在烟雨城本家大院的两株有些年岁的树。
据说是从沈家发迹开始就有的,现在给沈海川移到了这里,用意不言而明。
沈瑾瑜没说话,低首在棋盘上一望,发现父亲落子,不动声色就断了他刚做起来的局。
他先愣了愣,再而失笑,叹,“姜还是老的辣。”
自己的局向来做得低调不易让人发现,至少走到这步是从没被人察觉过的,父亲却不然。
“知子莫如父。”沈海川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面上一派笃然自若,“当年在烟雨城,为父看你大哥成日与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混在一起,每日泛舟游湖,登山拜庙,就知道他不是做生意的料。”
故而沈瑾瑜刚一成了冠礼,沈海
川就把他带在身边走南闯北,手把手教他做生意。
说起逝去的大哥,沈瑾瑜脸色微沉。
放眼去寻正在园子里的母亲,此时她正和百里醉手挽手的站在那荷塘边上,捧着饵盒逗锦鲤。
看到崔氏低垂着眉目,伸手指着池中和身旁的百里醉说着什么,不时一道开怀而笑,全不见了那时对长子的死的悲伤。
这终于叫沈瑾瑜由衷的宽慰了一些。
沈海川看出他心里的想法,道,“你母亲是个识大体,懂得大道理的女人,如今你既已成亲,是该把心收一收让她彻底安慰了,你也不想为父真的照她所言,扶一房小妾做平妻,把你赶到北境去吧?”
这话他说得隐晦,言下之意就是告诫儿子,成了亲就莫要再和女皇不清不楚!
那像什么话?
就算是商人重利也好,也还没到要把儿子送进宫给女皇做玩物消遣这份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