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3 / 6)
询问室里,秦招娣接过白玲递过来的水杯,对她说:“其实你们的同志来,说是因为良乡的事,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事在我心里也一直都是一个结。我早该说出来,可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真是害怕。”
“那好,我也就不问了。既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就自己说吧。”白玲打算直接进入正题。
“我原来在保定的纺织厂当女工,后来保定打仗,工厂给炸了,工人也都散了。保定待不住,我就想到良乡再找个差事,可良乡的情况也不好,找不到工作。后来我住的旅馆的老板说有家人,就一个女人,想要个缝缝补补的丫头。我想工作不累,工钱给得也还不错,就去了。这人叫尚……叫尚春芝。我叫她尚太太。”
白玲问道:“这么说,你们俩以前不认识?”
秦招娣回答:“不认识啊。在良乡因为做这份工才认识的。”
白玲继续追问:“具体都干些什么?”
“就是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还有买菜做饭什么的。她这人挺奇怪,宁肯花钱在外面给我租房住,也不叫我住家里,衣服都是我拿回去洗,饭做完了我就得走。这个,你们可以去问我住的那家的房东——山西会馆的铁老板。”
“你是因为什么离开良乡的?”
“那天我去给尚太太拿换洗的衣服,可怎么敲门她都不开,我想可能不方便,就回家了。后来听说出事了,尚太太死了。我心里怕,怕连累我,就赶紧走了。”
“我们勘察过现场,没有闯入的痕迹,你是怎么进去的?”白玲似乎觉得有些不对劲。
秦招娣赶忙解释:“我没进去啊,就是隔着门缝看,也看不到,人也许是在里屋吧。”
“既然你知道人死了,警察在调查,怎么不去和警察解释一下?”
秦招娣辩解道:“我一个女人家,从来没经历过这种事,也不知道人是怎么死的。有说自杀的,有说是别人弄死的,我当然害怕,不知道会有什么祸事。老百姓活着不容易,谁愿意往自己身上揽这种事呢。后来我到北京,结婚了,有了家,就更不愿意说这个事了。其实现在想想,这原本就没什么啊,说出来了,反而好了。”
白玲拿出一份档案给秦招娣,并指着里面的一张照片问道:“是这个人吗?”
“对,就是她,尚太太。”
白玲看看照片又看看秦招娣,说道:“别说,这照片里的人和你真有点儿像。”
秦招娣略显放松地说:“是吗?你也觉得像是吧,尚太太也说和我有点儿像,像是姐妹。她说这是缘分,还多给了两成的工钱。”
“事情说清楚了,就好了嘛。嫂子,以后再遇到什么事就直接说出来。您也知道,真相其实是很难藏住的,藏不住了就得掩盖,就会有新的破绽。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早点说出来。”白玲说了一大堆拐弯话后,将秦招娣送了出去。
秦招娣走后,白玲拿出手绢包裹住她用过的茶杯,递给书记员,让他去技术科,把上面的指纹提取出来。
秦招娣从公安局出来,郑朝山正在门口迎接她,郑朝山问道:“还好吗?”秦招娣点点头,挽住郑朝山的胳膊。
白玲进到郑朝阳的办公室,郑朝阳满脸笑容地问道:“怎么样,什么也没问出来吧?”
“所有的回答都和我们的调查结果吻合。”白玲感到挫败,坐在椅子上。
郑朝阳安慰她道:“其实呢,在见到秦招娣的第一天我就感觉不对劲,就对她搞过外调。可什么都没查出来,所有她去过的地方干过的工作,都有证人。这说明秦招娣的所有履历都是真实的。如果一定要说有问题,就只有一个问题,此秦招娣非彼秦招娣。可没有真正过硬的证据怎么证实?但是,最难的时候往往就是快要成功的时候。”
“这都是什么逻辑。”白玲斜眼看着他。
郑朝阳说道:“尚春芝死的那间屋子应该还在吧?当地人迷信,这房子铁定是凶宅了,没人住。”
“没错,一直空着呢。”白玲突然反应过来。
郑朝阳肯定地说:“我不相信一个人生活过的房间里会一点痕迹都没有。当初咱们走得太仓促,没来得及对屋子进行彻底搜查。”
“我去良乡。”白玲迅速站起来,向门口走去。
郑朝山下班骑车回家,在家附近的胡同里,被窦司机用枪强行“请”到杂货店。郑朝山随窦司机走进后院的屋子,魏樯就坐在里面,示意郑朝山坐到自己对面。
“有个消息得告诉你。台湾来电报了,鉴于桃园行动组办事不力,累遭共产党重创,人员武器损失殆尽,桃园行动组终止一切行动。”魏樯说。 ↑返回顶部↑
“那好,我也就不问了。既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就自己说吧。”白玲打算直接进入正题。
“我原来在保定的纺织厂当女工,后来保定打仗,工厂给炸了,工人也都散了。保定待不住,我就想到良乡再找个差事,可良乡的情况也不好,找不到工作。后来我住的旅馆的老板说有家人,就一个女人,想要个缝缝补补的丫头。我想工作不累,工钱给得也还不错,就去了。这人叫尚……叫尚春芝。我叫她尚太太。”
白玲问道:“这么说,你们俩以前不认识?”
秦招娣回答:“不认识啊。在良乡因为做这份工才认识的。”
白玲继续追问:“具体都干些什么?”
“就是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还有买菜做饭什么的。她这人挺奇怪,宁肯花钱在外面给我租房住,也不叫我住家里,衣服都是我拿回去洗,饭做完了我就得走。这个,你们可以去问我住的那家的房东——山西会馆的铁老板。”
“你是因为什么离开良乡的?”
“那天我去给尚太太拿换洗的衣服,可怎么敲门她都不开,我想可能不方便,就回家了。后来听说出事了,尚太太死了。我心里怕,怕连累我,就赶紧走了。”
“我们勘察过现场,没有闯入的痕迹,你是怎么进去的?”白玲似乎觉得有些不对劲。
秦招娣赶忙解释:“我没进去啊,就是隔着门缝看,也看不到,人也许是在里屋吧。”
“既然你知道人死了,警察在调查,怎么不去和警察解释一下?”
秦招娣辩解道:“我一个女人家,从来没经历过这种事,也不知道人是怎么死的。有说自杀的,有说是别人弄死的,我当然害怕,不知道会有什么祸事。老百姓活着不容易,谁愿意往自己身上揽这种事呢。后来我到北京,结婚了,有了家,就更不愿意说这个事了。其实现在想想,这原本就没什么啊,说出来了,反而好了。”
白玲拿出一份档案给秦招娣,并指着里面的一张照片问道:“是这个人吗?”
“对,就是她,尚太太。”
白玲看看照片又看看秦招娣,说道:“别说,这照片里的人和你真有点儿像。”
秦招娣略显放松地说:“是吗?你也觉得像是吧,尚太太也说和我有点儿像,像是姐妹。她说这是缘分,还多给了两成的工钱。”
“事情说清楚了,就好了嘛。嫂子,以后再遇到什么事就直接说出来。您也知道,真相其实是很难藏住的,藏不住了就得掩盖,就会有新的破绽。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早点说出来。”白玲说了一大堆拐弯话后,将秦招娣送了出去。
秦招娣走后,白玲拿出手绢包裹住她用过的茶杯,递给书记员,让他去技术科,把上面的指纹提取出来。
秦招娣从公安局出来,郑朝山正在门口迎接她,郑朝山问道:“还好吗?”秦招娣点点头,挽住郑朝山的胳膊。
白玲进到郑朝阳的办公室,郑朝阳满脸笑容地问道:“怎么样,什么也没问出来吧?”
“所有的回答都和我们的调查结果吻合。”白玲感到挫败,坐在椅子上。
郑朝阳安慰她道:“其实呢,在见到秦招娣的第一天我就感觉不对劲,就对她搞过外调。可什么都没查出来,所有她去过的地方干过的工作,都有证人。这说明秦招娣的所有履历都是真实的。如果一定要说有问题,就只有一个问题,此秦招娣非彼秦招娣。可没有真正过硬的证据怎么证实?但是,最难的时候往往就是快要成功的时候。”
“这都是什么逻辑。”白玲斜眼看着他。
郑朝阳说道:“尚春芝死的那间屋子应该还在吧?当地人迷信,这房子铁定是凶宅了,没人住。”
“没错,一直空着呢。”白玲突然反应过来。
郑朝阳肯定地说:“我不相信一个人生活过的房间里会一点痕迹都没有。当初咱们走得太仓促,没来得及对屋子进行彻底搜查。”
“我去良乡。”白玲迅速站起来,向门口走去。
郑朝山下班骑车回家,在家附近的胡同里,被窦司机用枪强行“请”到杂货店。郑朝山随窦司机走进后院的屋子,魏樯就坐在里面,示意郑朝山坐到自己对面。
“有个消息得告诉你。台湾来电报了,鉴于桃园行动组办事不力,累遭共产党重创,人员武器损失殆尽,桃园行动组终止一切行动。”魏樯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