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化身秦招娣的尚春芝当然记得这一切。那是1944年的冬天,郑州圣英教会医院的庭院中,卫孝杰的夫人抱着卫孝杰的尸体痛哭。周围站着很多军官,当时自己也在其中。卫孝杰的尸体刚从冰湖中拖出来,身上还带着冰碴儿。
  秦招娣说:“我们调查的时候发现,其余的人都是被枪杀的,只有卫院长是被割喉,而且伤口很奇怪。”
  “姨妈”恨声道:“有人告诉我说凶手可能是个代号叫‘鼹鼠’的日本特务,躲在北平,我就来这儿了,可是没找到。中统的人叫我不要再查这件事了。是啊,死的不是他们的亲人。但我也知道,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查不出来。慢慢地,也就倦了,我躲在北平没人知道,中统的人也不找我,大概觉得我这个老太婆没什么用了吧。”说完,她看着秦招娣,“你又是怎么回事?”
  秦招娣笑道:“和您一样,想过过正常人的日子。”
  “姨妈”看着秦招娣皮包里露出的男士大手套,笑着问道:“有心上人了?”
  “就算是吧,已经订婚了。”
  “那就安心过你的日子吧。以后咱们也不用再见了,万一有急事,你可以到西墙根的火神庙找我。”说完,两人一起出了茶馆,各奔东西。
  老秦在后勤处的走廊里来回转圈,回想着医院院长(以前是皮肤科医生)的话:“若想老伤疤看起来像新伤疤,除非又原地烫了一次。你虽在我这里作为后勤多年,以前也好歹当过医生,新旧伤还能分不出吗?”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拿起电话就开始拨号。电话通了,是白玲接的,郑朝阳不在。老秦迟疑着,最终什么也没说,放下电话走了。白玲马上通知电话局,查看是谁打的电话。
  秦招娣从墙角的阴暗处走出来,刚要转身离开,电话铃却响了起来,她于是拿起电话,听出是白玲的声音:“这里是公安局,刚才谁打的电话?”听到这里秦招娣默默放下了电话,然后做了一个决定。
  白玲骑着自行车在胡同里穿行,经过一路打听,终于来到原慈济医院的教授杨义家里。在她身后不远处,她刚才问过路的烧饼铺掌柜正在悄悄跟踪窥探。
  白玲亮出自己的证件后,杨教授的太太把她让进屋子。
  杨教授一边背诵着《威尼斯商人》的台词,一边往外跑。白玲赶紧帮着杨太太拉住他,没想到杨教授一口咬了上来,在白玲右手掌上咬了很深的一个印记。
  折腾半天后杨教授终于累了,这才躺到床上睡着了。杨太太一脸疲倦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白玲坐在她对面,用手绢包扎手掌。
  杨太太深感歉意:“真不好意思,白同志,让您受惊了。”
  白玲询问道:“杨教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
  杨太太想了想,回答道:“唉,时间很久了,都有五六年了。那年他和郑朝山、马秀武、沈松几个人一起去河南郑州,回来后没多久就出了车祸。命虽然是保住了,可脑袋撞坏了,就成了这个样子。”
  “大概的时间您还记得吗?”
  “是鬼子投降前一年的夏天。那天正好下雨,老杨过马路,一辆吉普车突然冲出来,老杨还没看清楚,人就被撞飞了,当时他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
  “他总是像刚才这样吗?”
  “也不总是这样,没事的时候和正常人一样。他现在就跟小孩一样,给什么就吃什么,倒也省心了。”
  白玲不死心,又问了一句:“那过去的事情他还记得吗?”
  “他能认出我是谁就已经不错了。”杨太太疲惫地答道。
  白玲解释道:“杨太太,我们想了解一下当初他们到河南时的具体情况,可另外那几位,两个到了南边,一个去了国外,剩下的就只有郑朝山郑医生和杨教授了。您要是想起什么来,请告诉我好吗?”说着她拿出一个笔记本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杨太太接了过去:“好的,白同志,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其实老杨就是喜欢演戏,平时就是个闷葫芦。”
  看着墙上杨教授演出的照片,跟在郑朝山家里看到的照片非常相似,白玲于是问道:“他和郑医生是一个剧社的?”
  “是,那是他们自己组织的一个话剧社——‘易卜生剧社’。当时老杨和郑朝山算是剧社的台柱子。”
  “那以前他们俩关系很近吗?”
  杨太太犹豫片刻,回答道:“嗯,也就一般吧。其实他们俩都不是很擅长交际的人。”
  白玲告辞时,杨太太将她送出了门。关好院门回来时,杨义正坐在沙发上喝茶,神态自如,根本没有一点生病的样子。杨太太埋怨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