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章
  罗勇、郑朝阳、郝平川和白玲正在办公室里讨论案情。桌子上摆放着从现场拍摄回来的各种照片和物证,所有的证据都显示,尚春芝就是保定中统的负责人,代号“凤凰”,正是她策划了学校的下毒案。死亡现场没有打斗的痕迹,门窗也没有人闯入的迹象,桌子上的水杯还提取到一枚尚春芝的指纹。显然,黑松林被剿灭后她觉得自己和上司无法交代,所以服毒自尽了。
  罗勇觉得可以结案了,但郑朝阳却隐隐觉得不对,尚春芝的屋里整洁有序,她肯定是个很爱干净的人,不过她的指甲却没好好修剪,里边还有些泥垢,这有点可疑。
  罗勇主张马上赶到北平,将这个案子暂时移交给北平的同志处理。
  从办公室走出来后,郑朝阳、郝平川和白玲三人在院子中就起了争执。因为代数理等人勘察尚春芝住宅的时候场面非常混乱,白玲建议马上把公安办案规范化的事情提上日程,否则,不一定还要坏多少事。
  郑朝阳耐心地解释道:“大家以前都是情报战线上的,没学过专业的刑侦,也就是上课的时候讲了那么一会儿。这么短的时间哪儿能吃得透呢?”
  白玲讥笑道:“我看压根儿就没学进去!”她的脸严肃得像个高级领导。
  郑朝阳有些生气:“白玲同志,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到苏联学习。这些人很多都是农民出身,连电灯、马桶都没见过,是在战争中自学成才的。在你眼里我们可能都是土包子,你可以质疑我们的学习方法,但不能质疑我们的学习热情。”
  郝平川也随声附和:“就是嘛。你是吃洋面包的,我们是吃土豆窝头的,能一样吗?打石家庄的时候,我第一次喝自来水,你猜怎么着?闹了一晚上肚子。”
  白玲生气地说:“不管是洋办法还是土方子,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规范!”
  郝平川问道:“啥饭?”
  郑朝阳声音高了许多:“规范需要时间。”
  白玲也高声道:“但我们没有时间。”
  郑朝阳摆摆手,无奈地说:“我和你说不通,行,你要是愿意就弄个规范出来给老罗。只要领导同意,我们肯定当成圣旨,好吗?”说完,他也不理白玲,拉着郝平川就出去吃驴肉火烧了。
  看着两人渐渐远去的背影,白玲紧紧咬住嘴唇,她突然感到很孤单。
  郑朝阳和其他公安人员乘坐的卡车行驶在前往北平的路上。一路上他看见很多解放军战士走在路上,两边夹杂着老百姓的马车、驴车。
  尚春芝,现在,她已经叫秦招娣了。此刻,她坐在一辆马车上,看着远去的公安人员的车队。
  秦招娣问道:“把式,北平正打仗呢,我们这个时候去没事吧?”
  把式大笑:“没事,保定北平我常来常往,你别看现在打,等你到的时候,仗就打完啦。”
  北平大街上行人匆匆。大恒粮店的向经理站在大门口仰望着空中飞过的一架飞机。
  他嘴里念叨着:“走吧,都走吧。走了才叫改朝换代!”
  说完,向经理走进商会的大门,一直走到了正房。
  屋里有不少衣冠楚楚的商贾,他们或坐或站。
  商会会长魏樯走了进来。他中等身材,戴着金丝眼镜,穿长袍马褂,身上带着商人的油滑气息。
  魏樯轻轻咳嗽了几声道:“诸位,请雅静。承蒙各位的鼎力相助,鄙人忝位商会会长职位,在这危乱的时局里总算是没出什么乱子。现在眼看着大局已定,就待新君登基了。鄙人召集大家来,是想商量一下,今后我们该怎么办。”
  一位经理调着鼻烟,说:“从大清国到袁大头到小鬼子萝卜头再到国民政府,哪朝哪代也少不了商人。只要咱递了顺表纳了粮饷,该怎么干,还不是咱们说了算嘛!”
  说完,他吸了一口鼻烟,打了个嚏喷。
  魏樯道:“肖老板的话在理啊,眼下这北平城易主是早晚的事。可南边老蒋还有百十万军队,我估摸着一时半会儿这仗也未必打得完,就是划江而治也不是没可能啊。”
  向经理哼了一声:“划江而治?想得美!就冲毛润之那个气派,‘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能由着老蒋划江而治?”
  魏樯道:“话是这么说。可南边战事一天不停,这粮食就一天运不过来,我们还是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我的意见呢,大家还是先把自家的粮食都捂好了,等价位冲到最高点的时候再往外出。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