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要塞(3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刘晓明把秦砚给看作是一个年少老成的鬼才,现在听到李德天提及秦砚幼稚、有趣的一面,刘晓明也忍不住拿他开玩笑。
  至于之前,秦砚请求刘晓明和李德天陪他在演播室演这一出戏,在思考片刻后刘晓明还是同意下来。
  这也不算弄虚作假,只不过隐藏了秦砚是李德天学生的信息而已。
  更何况刘晓明都已经有所提示了,比如提及李德天在大学任教、编写了《国内特效史》……
  但凡这个圈子里的人,真正对于特效产业有所了解,肯定会知道这些事儿。
  只是顺手帮忙,再加上这对于《艺术之旅》的收视率绝对是一剂猛药,刘晓明和节目组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这才有了这一期反转惊人的《艺术之旅》。
  秦砚倒不是刻意想要搞这样一个噱头,而是他知道只有这样足够深刻和反转的剧情,才能让更多人观看这一期《艺术之旅》,才能把节目中的观点传播出去。
  反转、打脸从来不是秦砚的目的,这只不过是他普及特效产业的手段而已。
  这一期的节目,如果他和李德天一开始就和和美美、师徒情深,再由李德天夸奖秦砚几句,为他解释、站台。
  秦砚确信,节目播出后的第2天,网络舆论风向绝对是“秦导收买老艺术家,为其的电影作品背书”等等恶劣报道。
  可是秦砚还是低估了某些网民的阴暗程度,第二天网络上果然还是出现了各种质疑《艺术之旅》的言论。
  “李德天老师是不是被秦砚收买了?一个劲儿说秦砚好话。”
  “李德天老师口中的那个年轻人到底是不是秦砚?”
  “李德天,一个毫无作品、尸位素餐的平影教授。”
  这些言论把昨天全程观看《艺术之旅》观众都得罪了。
  有的网友找到《国内特效史》,然后在扉页上找到了,那一段几乎没有人会去看的话:
  “感谢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之中,秦砚同学给予的无私帮助。如果不是他,本书可能没有办法做得如此详细与准确。”
  “国内特效产业陷入一个青黄不接的年代,但正是像秦砚这样的年轻人,让我看到了国内特效电影、特效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与希望。”
  这些照片被传到网上,又有人开始揣测秦砚是不是学术作假。
  同时还有人查到了李德天和秦砚联名发表的几篇论文,这下议论的声音更大。
  一个刚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有资格帮一个教授写书,还上了扉页?还能在cssci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秦砚出生福利院的事情,从来没有向外透露,而且秦砚唯独对于这个信息十分敏感,一旦有人想爆料,都会被他压下来。
  在社会眼中,秦砚似乎一开始就很有钱,这样的怀疑与推测十分具有说服力。
  李德天是平城电影学院的终身教授,而秦砚也是平影这几年最为优秀的毕业学生,这些怀疑学术作假的言论岂不就是直接在打平影的脸吗?
  于是平影大学的官方网站、当地报刊都发表了《关于秦砚同学的学术论文情况以及其他情况的公告》。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材料,教务处都会留档保存,而且秦砚刚刚才毕业两年。
  所以秦砚当年某些科目的期末论文;期末考试的成绩单;当年在校期间参加的比赛作品……都被直接拿出来甩在这些质疑者的脸上,啪啪作响。
  尤其是李德天老师在知晓的网友对于秦砚孜孜不倦的污蔑后,更是生气,他把秦砚当年为他整理的资料拿了出来。
  李德天老师其实一直心里都特别喜欢秦砚,秦砚当年交给他的手稿都有保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