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可比歌手赚钱多了(2 / 4)
好在现在这套也挺好的,叶青站在合适的位置。
“ok,那我们准备开始了!”
杨百利在工作上,不自觉又恢复了认真,抬头喊:“叶老师,眼睛往左上方多看一点。”
“下巴收一收,对,非常棒。”
“眼神看我!”
“好的,保持住!”
“咔嚓咔嚓!”
这一次的各种造型设计,主要是配合后期制作背景。
因为拍摄的专辑封面整体风格是比较暗黑系的,所以需要蛮多那样的背景,但国内基本上没找到太多合适的,又不可能出国。那就选择退而求其次,合成一部分。
然后,实际拍摄一部分。
“叶老师,你看看这些片子怎么样?”
“你按照你的节奏来,我这边请了你,肯定是相信你的。”
叶青不是那种死抓不放的人,尤其是在面对专业人士的时候:只要大体方向是对的,其余的一些部分,就交给专业人士自己判断。
“好,那我们...”
“铃铃铃铃铃铃!”
正说着,就听一阵手机铃声,叶青看了看号码:“抱歉...”
“没事!”杨百利笑道,走到一边。
而叶青那边接到的电话,正是来自青叶文化的。
...
叶青最近基本呆在工作室了。
可这些天除了做专辑,也有挺多事情发生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始上班之后,电影票房先是降了很多,但还是维持在一个不错的数字。所以,《李焕英》在22号这一天突破了40亿。
这简直赚翻了。
青叶文化的人都有点乐得合不拢嘴那种:
因为先是保底的17亿正常分成,先是扣掉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3%,然后交完税呢,院线这边拿差不多55%,剩下的是制作和发行方一起分。
于是这部分总体收益接近7亿。
扣掉这一阶段的宣发费用,差不多一个亿,最后大家分的是6亿。
这部分呢,青叶文化陆陆续续收购了一些投资额,包括北京文化的,于是投资额在百分之三十四左右,分成2个亿。
就说多出来的这23亿是怎么分的呢?
前面都是一样浇水,一样院线这边拿差不多55%,但这23亿由于是保底发行多出来的票房,所以和投资方无关,现在全都是发行商拿掉剩下的差不多45%。 ↑返回顶部↑
“ok,那我们准备开始了!”
杨百利在工作上,不自觉又恢复了认真,抬头喊:“叶老师,眼睛往左上方多看一点。”
“下巴收一收,对,非常棒。”
“眼神看我!”
“好的,保持住!”
“咔嚓咔嚓!”
这一次的各种造型设计,主要是配合后期制作背景。
因为拍摄的专辑封面整体风格是比较暗黑系的,所以需要蛮多那样的背景,但国内基本上没找到太多合适的,又不可能出国。那就选择退而求其次,合成一部分。
然后,实际拍摄一部分。
“叶老师,你看看这些片子怎么样?”
“你按照你的节奏来,我这边请了你,肯定是相信你的。”
叶青不是那种死抓不放的人,尤其是在面对专业人士的时候:只要大体方向是对的,其余的一些部分,就交给专业人士自己判断。
“好,那我们...”
“铃铃铃铃铃铃!”
正说着,就听一阵手机铃声,叶青看了看号码:“抱歉...”
“没事!”杨百利笑道,走到一边。
而叶青那边接到的电话,正是来自青叶文化的。
...
叶青最近基本呆在工作室了。
可这些天除了做专辑,也有挺多事情发生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始上班之后,电影票房先是降了很多,但还是维持在一个不错的数字。所以,《李焕英》在22号这一天突破了40亿。
这简直赚翻了。
青叶文化的人都有点乐得合不拢嘴那种:
因为先是保底的17亿正常分成,先是扣掉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3%,然后交完税呢,院线这边拿差不多55%,剩下的是制作和发行方一起分。
于是这部分总体收益接近7亿。
扣掉这一阶段的宣发费用,差不多一个亿,最后大家分的是6亿。
这部分呢,青叶文化陆陆续续收购了一些投资额,包括北京文化的,于是投资额在百分之三十四左右,分成2个亿。
就说多出来的这23亿是怎么分的呢?
前面都是一样浇水,一样院线这边拿差不多55%,但这23亿由于是保底发行多出来的票房,所以和投资方无关,现在全都是发行商拿掉剩下的差不多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