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士子一一跪下,柔妃轻声道:“诸位就将你们是如何发现自己被顶替说一遍吧。”
  柔妃说完后,指了最边上的人:“就你吧。”
  最边上的士子应声上前,跪下来道:“草民乃幽州士子张文志,去年参加的县试。平日里,草民在家乡以读书闻名,打小便是书院里书院里的好学生,此次参与县试之后,草民未能中举,反而是县令公子赵平中举。这赵平为草民同学,惯来不学无术,草民深感奇怪,后来公告亭中张贴了中举之人的文章,草民辨认得出,此文章字迹,绝非赵平所写。草民心中不忿,又在当时听闻其他地方有顶替之事,便在夜里去了公告亭,仔细看了文章,发现文章名字之处,纸页稍薄,笔墨晕染,明显是有人将名字刮过修补而来。于是草民联系了各地好友帮着草民查看各地公告栏上中举文章,终于在隔壁县的公告栏上,找到了草民的文章。因而才知,草民是被人顶替了参加春闱的名额。”
  按着大夏科举的规矩,为保证地方不会出现徇私舞弊之事,各地方考试从主考、监考都会由华京派人去管理,考完之后,考生的试卷统一收入华京,由吏部封名批改,而后直接将结果传回当地,并且会在公告栏中张贴中举之人的文章,一来为了展现科举士子的才华,让众人赏阅;二来也是为了避免这种顶替之事。
  但能够入仕,对于地方世族而言,是太大的诱惑,于是哪怕大夏几番明令禁止,却也阻止不了他们将钱络绎不绝送入华京。
  科举早是上下世族之间一场盛大的交易场,几乎算的上明码标价的卖官。
  裴文宣听着这些士子一个一个说着自己是如何发现替考之时,也毫不惊奇。
  只是听了一会儿,他便发现了问题。
  第一,这些人都来自幽州,这是上官家的属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