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史点头应了:“待会儿属下亲自去一趟东平伯府通知伯爷。”
  有了端王府作为助力,豫王起事的把握就更大了,豫州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豫王可以放心带兵北伐。
  想着,长史的眼睛似是燃起了灼灼烈焰,血液也随之沸腾了起来,时运还是站在豫王这边的。
  长史正要告退,又想起了一件事,就顺口提了一句:“王爷,属下听说顾泽之回西疆了。”
  豫王:“?”
  长史解释道:“顾泽之腊月时刚刚成亲,带着妻子回去西疆给端王请安,估计三月初人也该到西疆了。”
  豫王眯了眯眼,他狭长的眼眸中越来越深邃,锐利如刀,透过敞开的窗户朝西边的天空望去。
  天空碧蓝通透,洁白如雪的云朵随风而动,变幻莫测。
  须臾,长史就步履匆匆地从正厅出来了。
  他自是不知道他完全猜错了,顾泽之和秦氿比他预计得晚了近半个月才抵达洛安城。
  洛安城是西疆最大的城池,每天城门口都是排着长队的百姓等着进城,这一日的黄昏,顾泽之、秦氿一行人的车马已经来到了城外,排在队伍的最后方。
  秦氿从马车一侧的车窗探出脑袋来,小脸上掩不住舟车劳顿的疲累,但是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却是闪闪发亮,望着前方高高的城墙道:“这就是洛安城啊。”
  夕阳将西方的半边天空烧得一片霞红。
  霞光下,是一座由高耸的灰色城墙围成的城池,偌大的城门上方刻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洛安城。这三个字在风霜寒露经年累月的腐蚀下,略显斑驳,却又透着一股苍古的霸气。
  千里西行,饶是顾泽之尽量一路缓行,这一路上也难免遇到不少不便,只能迁就再迁就,这一个多月,秦氿在京城养的肉掉了好几斤。
  今天终于到了洛安城,秦氿真是恨不得长一对翅膀飞进去,想好好沐浴更衣,再睡一个安安稳稳的好觉。
  虽然她心里再清楚不过端王府那就是狼穴虎窝,且不说那个糊涂偏心的端王,冯侧妃、顾晨之与端王世子妃那肯定是居心叵测,时时刻刻等着拿刀子捅她一刀吧?
  秦氿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想必接下来在洛安城的这个副本绝不会无聊了……
  反正有金大腿在,她就负责当一个花瓶好了。
  秦氿收回视线,朝马车旁的顾泽之看去。
  顾泽之骑在一匹高大矫健的黑马上,着一袭紫色仙鹤纹的锦袍,白皙的皮肤润莹光泽,此时此刻当他仰望着前方时,侧脸棱角分明,在夕阳下的霞光下,面冠如玉,丰神俊朗,又隐约透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雍容矜贵,安静沉宁。
  下一瞬,他俯首看向了她,嘴角泛起浅浅的笑意,昳丽的面庞上多了几分和煦,宛如这三月明丽的春晖,风姿绰约。
  彷如是那九霄之上的谪仙走下了凡尘。
  他含笑道:“这城墙上的洛安城三个字还是由太/祖皇帝亲笔所书。”
  秦氿一下子被挑起兴致,挑挑眉,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顾泽之便随意地与她闲话起来。
  太祖皇帝本是前朝镇守西疆的将领,当年这洛安城一度落入西荻手中五载,当太祖皇帝率兵夺回洛安城时,城墙上面的“洛安城”三字早就被西荻人损毁,这才由太祖皇帝提笔,请了西疆最好的工匠刻了上去。
  小夫妻俩一个说,一个听,皆是专注,全然没注意到城墙上方有一道灼灼的目光望着顾泽之的方向。
  一个方脸小将步履匆匆地从城墙上下来,随意地上了一匹棕马,策马出了城门,旁边排队的那些百姓赶紧避到两边,给他让出一条道。
  方脸小将策马径直地来到了距离顾泽之两丈远的地方,又飞身而下,笑容满面地对着马上的顾泽之抱拳行礼:“三公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