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阿三的电影工业(第四更)(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对搞艺术的很有诱惑力,没准能在那边发现真实的人性…
  当然,也有可能被杀了…
  “…都给我老实点,咱们就一个星期行程,完事了,立刻滚蛋!”
  “好吧!”
  ……
  阿贾耶·德乌干,宝莱坞优秀男演员,通常他接拍一部电影的片酬是2亿卢比,接近人民币两千万…
  不过,《我不是药神》找他,他只收了100万…
  毕竟这是张俊生导演作品,而且他在剧中的形象很好!
  阿贾耶·德乌干,最有名的作品应该就是《误杀瞒天记》…
  就是那部倒霉孩子想猥琐同学,然后被同学的妈妈发现,他想一箭双雕,然后被一棍打死的电影…
  可以理解倒霉孩子的选择,毕竟比较起同学,她的妈妈确实更有质量一点…
  咳咳…
  居住下榻的酒店是五星级的希尔顿酒店,里面有个香港大厨。
  同是国人,才见面,他就开始吐槽印度人有多糟糕!
  “印度人爱占小便宜,而且特别喜欢问人要东西,只要看上了,直接问你要。”
  “印度跟中国不一样,没有接受过礼义廉耻的教育…”
  张俊生打断他的话:“我想知道印度的电影工业怎么样?”
  “您该不会想在印度发展电影吧?”
  “…不行吗?”
  “…我这么跟你说,香港电影最鼎盛时期,成龙都打不进印度市场!”
  王博有点惊讶:“这么排外?”
  “…也不能说排外,他们的种族太多了!”
  大厨接着道:“说句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这里的房价早在七八年前就达到了香港的水平,人均收入却只有香港的1/10。”
  “…不是,我们是来拍电影的…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印度的电影工业?”
  “这个,我不清楚…”
  张俊生无语的摇了摇头——干了这杯恒河水,来世还做印度人…
  ……
  有不少人会直接把宝莱坞与印度电影直接划等号视之,其实,宝莱坞只不过是印度电影的一个分支,而且从产量而言,甚至都不算主要分支。
  我们通常所说的宝莱坞电影,一般是指以孟买为制作中心的广义印地语电影,由于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多文化国家,全国各地不同地区使用的语言也大不相同,用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拍摄的电影,则被称为“托莱坞”和“考莱坞”电影。
  这些用印度各地语系的拍摄的电影,才构成了印度电影的全部,但宝莱坞,又的确是其中最具印度特色的一个分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