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端(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媳妇在这里啊!
  侧的也是你福晋啊!
  明贵妃笑着咳嗽一声:“好好好,额娘回头就跟你阿玛提!”
  回头等康熙查看了一番《明史》的纂修进度后,刚进长春宫就叫众人堵了个正着。
  听到从老七开始,就连刚满一周岁的十二都口齿不清的吐着媳妇俩字时,康熙都惊呆了:“其他的就算了,十一跟十二凑什么热闹!”
  你俩都不到两岁!要个屁的媳妇!
  再有,你们老子攒点钱容易吗?
  这赐婚的圣旨难不成你们以为真就是派个人去宣读就完了的?
  阿哥嫡福晋,总不能叫太监吧?
  这叫了朝中大臣,那就相当于媒人!媒人的谢媒礼要准备的吧?
  再有,婚都赐了,人家姑娘家嫁妆就得麻溜的准备起来,可女方准备嫁妆了,男方不给聘礼说得过去?
  就老五那个粘了吧唧的性子,要说暂时不给他媳妇准备聘礼,你看他闹不闹?
  这老五有了,前头的老四跟老三能不准备?
  想到这么多儿子的聘礼跟女儿的嫁妆,康熙都有点恨自己为什么这么厉害了。
  少生点多好?
  儿子闺女的,一个个都是吃银子不骨头的混账!
  想到难过处,康熙悲从心来,在章佳氏再次传出孕信之后,觉得日子不能这么过,便收拾收拾,去了咸福宫偏殿。
  兰贵人想睡皇上都好久了,可皇上政务繁忙,难得有空又去了皇贵妃处,倒叫她旷了好些日子。
  这不,眼下见皇上来,当即顾不得别的,一脸欣喜的迎了上去:“妾给皇上请安!”
  康熙看向兰贵人的眼神就跟看金娃娃似的:“你进宫也好些日子了吧?真是为难你了……”
  二人声音越来越低。
  -
  一个月后,朝廷在岭南一带抓获了朱三太子一脉,但当今心慈,又顾念宫中怀有身孕的兰嫔,特留了朱家血脉,只圈在了京郊的某个庄子上,终身不得外出。
  前朝的事儿传到后宫挺难的,但像是这种大事,再加上兰嫔越发的小脸红扑,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
  所以请安时面对众人的阴阳怪气,兰嫔表示也很无奈:我朱家虽是前明皇室,但新朝在咱们皇上的带领下越发的繁荣昌盛,所以祖父他老人家就带着剩下的所有钱财来投奔皇上也是应该的!
  没错儿!
  朱三太子和他的二十三个儿子们能活着,真多亏了亲孙女那跟漏斗似的嘴!
  当然了,这其中还少不了庄子上那对父子,要不是这几个出自老朱家的血脉,朱三太子一伙儿还不至于叫清军给一锅端了!
  李思思回头就感慨:“您可真是个好皇上!”
  康熙还挺得意:“朕是明君!仁君!”老朱家的血脉都留下了,他不仁还有谁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